【文档说明】体育【科学版】小学六年级《乒乓球:颠球游戏》教学设计2.doc,共(2)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20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乒乓球颠球》教案教学内容:乒乓球颠球。教学重点:连续稳定地颠球教学难点:动作正确。颠球稳定连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乒乓球颠球,初步掌握直拍正手颠球手法,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
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提高身体协调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合作与集体意识。指导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健康第一”,“激发兴趣”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课程基本理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
要,本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在体育课的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和成功的乐趣。发扬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主线。本课选择了乒乓球的颠球和端球两项教材内容作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的载体。在教学实施中,以游戏的方法、内容及组织形式,是教材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教材分析乒乓球运动作
为我校特色运动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小学生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乒乓球小而轻,击球距离近,速度快、变化多,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思维敏捷性及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乒乓球颠球技术虽然不是
乒乓球基本技术之一,但它是乒乓球初学者熟悉球性的最主要手段,也是进一步学习挡球、发球等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基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生理、心理发展都处于起步的高级阶段,他们的反应速度较快、协调性与平衡能力较强,但是乒乓球并非该校普
及性运动。因此,将本节课的技能目标定位为初步掌握直拍正手颠球手法并能较准确而平稳地连续多颠。课的流程:准备部分——队列慢跑热身基本部分——抛接球、直拍正手颠球、花样颠球、小组推优展示结束部分——放松操器材准备
25块乒乓球拍25只乒乓球课堂效果: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握拍及颠球方法。练习密度为40%。平均心率为135次/分。课后反思:乒乓球教学是以健身育人为首要目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方面大有可为,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就会受到较好的效果
。在本节课乒乓球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表现很直观,成功与失败对他的内心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差异性。在进行颠球练习时,我没能充分考虑到自己及学生间的言行对个别能力差的学生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准备适应期的关注,使个别学生的心理受到很大压力
。其实在随后与学生的沟通中我发现,他们内心也很喜欢乒乓球,但既怕失败,又怕做得不好被大家笑话。遇到这种情形,作为教师应该适当降低练习难度与质量要求,先让他们参与,再逐渐激发他们对乒乓球爱好和兴趣,让他们建立自信,并感受打乒乓球的乐趣,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