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

DOC
  • 阅读 6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50.390 KB
  • 2023-02-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doc,共(12)页,50.39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3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文言文阅读(共8题)1、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有狱久不决狱

()(2)囚得免得()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14.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分)15.联系全文,对“王逵最终所明白的道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周敦颐善于断案,才智在自己之上。B.周敦颐为人正直,刚正不

阿,自己拗不过他。C.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D.为人不能太残酷凶悍,要善意待人。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秦巨伯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

:“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

去。伯恨不得杀之。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注释:①瑯琊: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②坼:裂开。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颍川徐庶元直

与亮友善,谓为信然B.乃置伯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伯意悟目似瞑,意暇甚D.夜皆亡去广故数言欲亡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怀刃以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C.乃是两人也陈涉乃立为王D.伯恨不得杀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

之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秦巨伯》)译文:(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译文:3、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0~14题。(14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

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0.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每个句子只断一处)(2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1.解释下列加红词的意思。(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恢弘志士之气()(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12.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请从选段中写出一个成语:。(2分)13.诸葛亮在选段中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14.诸葛亮作为一名“臣子”,又是一个“长辈”,向

后主提建议既是向“君主”陈说,又得巧妙地表达“长辈”的殷切期盼。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3分)4、(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

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

获全。5、解释加点的词:(4分)太丘舍去尊君在不去后乃至元方入门不顾值胡贼攻郡:吾今死矣,子可去:友人有疾,不忍委之:远来相视:6.翻译:(4分)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7.阅读甲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8.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

胡贼退兵的原因。(2分)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

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忌不自信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①朝服衣冠②有时朝发白帝C.①闻寡人之耳者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①时时而间进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译文:(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4分)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批注:不战而

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1)暮寝而思之。(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我选第句,批注:12.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

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分)答:6、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一国尽服紫齐桓公好服紫①,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②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

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君甚恶紫之臭③。’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④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注:①紫:紫色,这里指紫色的衣服。②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③臭:气味。④郎中:官名,这里代指宫中。12.解释下列

句中加点词(4分)(1)齐桓公好服紫()(2)君欲止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于是日,郎中莫衣紫。14.文中与“紫贵甚”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2分)15.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居高位者在生活上不能追求奢华。B.做臣子的应该敢于进谏,并善于进谏。C.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改变不良现象。D.上行下效,要改变不良现象必须从上做起。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

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⑤。【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

:同事。⑤量:度量(肚量),气度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固”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固不如无知也”中“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A.坚固B.鄙陋C.本来D.通

“故”,所以3.文中两度写了“同列”对那“朝士”的态度,这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4.从文中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

,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①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

无或违者。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防广为父报仇

,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征还

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时,诏赐降胡子缣②,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过误之失

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赦郎。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删改)[注]①掾:属官;属员。②缣:细绢。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

一项是A.诏部送徒诣河内前往,到……去B.意屏人问状使(人)退避C.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征还伏法因犯…罪,触犯法律D.帝怪而问其故责怪,不满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②以资物簿入大司农B.①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②意遂

于道解徒桎梏C.①县不得已与之②与克期俱至D.①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②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钟离意“仁于用心”的一组是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②遂令建进药而死③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④不忍加刑,遣令长休⑤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⑥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

药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③⑥D.③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在大司徒侯霸公府时,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当时正值寒冬,钟离意就动员弘农县给囚徒制作棉衣,县里不得已照办了。B.面对服罪的檀建,钟离意没有处罚他,而是力排众议放他回去休长

假。檀建回家后,父亲认为儿子的罪过应当以命相抵,就让他服药而死。C.钟离意接受班赐之物后不拜谢,皇帝觉得他很清正,不但不怪罪,反而加赏他库钱三十万作为奖励。D.防广吃官司坐牢,其间母亲病亡,防广哭泣不

食。钟离意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把他放走了。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最终也被免除了死罪。9.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2)翻译下面的句

子①罪自我归,义不累下。②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12.(2+2分)(1)案件(2)得到、获得、得以13.(2分)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该死,王逵想要严厉地惩办他。(关键字:法、深)14

.(3分)王逵对囚犯的量刑不公正,还不听取周敦颐的意见。15.(3分)C2、6.C7.A8.C9.翻译。(6分,每小题3分)(1)译文:(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

译出“宁”、“更”得1分,整个句子通畅2分)(2)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分内的事情。(译出“所以”、“职分”、判断句式2分,句意通畅1分)【附】文言文翻译秦巨伯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

,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

悟。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

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瑯琊人秦巨伯,六十岁了,有一次喝醉了酒赶夜路,经过蓬山庙,他忽然看见两个孙子来迎接他,搀扶着他走了一百多步,接着就抓住他的脖子把他按在地上,咒骂说:“老奴才,你那一天用棍棒打了我,我今

天要杀了你。”秦巨伯回想起来,那一天确实是用棍棒打了这个孙子。于是,秦巨伯假装死了,两个孙子就扔下他走了。秦巨伯回到家,想要整治两个孙子。两个孙子又怕又恨,连连叩头说:“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试试看

。”秦巨伯心里这才醒悟过来。过了几天,秦巨伯又假装喝醉了,到蓬山庙附近走来走去,又看见两个孙子走来了,他们照样搀扶秦巨伯,秦巨伯就一下子把他们紧紧抓住,鬼动弹不得,带回家里,竟然是两个人。秦巨伯把鬼放在火上烧烤,肚子和脊背都被烤焦并且裂开了。他们把鬼抬出去扔在院子里,夜里鬼

都逃走了。他很遗憾没有把鬼杀掉。一个多月之后,秦巨伯又假装喝醉了酒去赶夜路,他怀里揣着刀子离开了家。家里人却不知道这件事。到了深夜,秦巨伯还没有回来。他的孙子恐怕他又被这个鬼缠住了,就一起去迎接他。秦巨伯竟然刺杀了他们。3、10.(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2分)11.(1)时候(2)扩大,发扬(3)选拔(4)都(4分)12.(2分)示例:危急存亡;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计日可待。13.提出三条建议:①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远佞(3分)1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3分

)示例: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4、5、舍:丢下;不:否;乃:才;顾:回头看;值:恰逢,正赶上;去:离开;委:丢下;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6、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定了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走了。朋友身体有病,不忍离开他,宁愿用我的生命代替友人的生命。7、只要

言之成理,从多角度回答均可8、被荀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所感动5、9.B(A①相信②信用;B均意为“早晨”;C①使……听到②听见;D①偶然、间或②参与。)10.(4分)(1)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2分)(2分)(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看得上等

奖赏。(2分)11.(4分)(1)围绕“有自知之明”或“善于思考”来批注。示例: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实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4分)(2)围绕“进谏的人多”和“齐国的积弊多”批注。示例: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

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每点2分,共4分)12.(4分)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2分)启示: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2分)6、12.(4分)(1)喜欢

(2)制止、使……停止13.(3分)就在这天,宫中没有人穿紫衣了14.(2分)五素不得一紫15.(3分)D7、1.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2.D3.将同列的愤怒不平与吕蒙正的“佯为不闻”形成对比,更有力地突出了吕蒙正宽容豁达的品质。4.吕蒙正是一个心胸开阔、气度非凡

、宽容豁达的人。8、5.D(怪:觉得奇怪)6.B(A用;把。B.都是介词,“在”。C.动词,交给;介词,和、同。D.副词,竟然(如此);连词,于是,就。)7.C(②是“间接”表现。⑤说的是钟离意不受贪

赃之物,表现其清正。)8.D(A.不是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而是皇帝命令大司徒属下。B.“力排众议”无中生有。C.“委地”表示不接受班赐;不是“加赏”,而是“改为赏赐”。)9(1)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

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每错2处扣1分。“位大”“位小”后不断开亦可)(2)①如果获罪,由我一人承担;我坚守信义,决不连累大家。(译对“归”、“义”、句意各1分)②这些东西是贪赃受贿得到的

宝物,(我)确实不敢接受。(“此赃秽之宝”译为判断句得1分,译对“诚”“拜”各得1分)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