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五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十一课《心中的小秘密》教案3.docx,共(3)页,15.18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94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没有秘密不成长青岛长沙路小学刘晓蓉(10)课后反思1.创设心理情境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
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可见在“情境”中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再者,心理课堂可以说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
、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在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活动内容,采用两个小组合在一起坐的形式,以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距
离,进而营造一种适当的心理情境,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为了更好地创设课堂情境,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技术集于课堂,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例如,在讲解转椅
子体验的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利用了学生喜欢的路飞、鸣人等动漫人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能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教师设计的课堂环节中,在无知无觉、不着痕迹之间,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成功地创设了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
2.恰当选择活动内容若想上好一堂心理课,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做一些课前的调查,或者根据学生来信选题,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只有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才会觉
得真实,教学才会有针对性。这样既不会无的放失,又可以为活动提供生动的素材。本节课的选题就是来源于对学生心理困扰和成长烦恼的征集活动。有的孩子就提出了被好朋友“背叛”,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别人;有的孩子觉
得好朋友变得神神秘秘的,总是很有秘密的样子;还有的孩子觉得现在有些话不愿意跟爸爸妈妈说了,爸爸妈妈说自己不乖了……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秘密意味着他们自我意识的成长。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拥有的秘密,并为此应该感到高兴,让他们知道
自己诞生了内心世界,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独自担承的内心秘密。同时,本节课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运用曼陀罗、绘画技术,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扩大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知识面,拓展心理教育功能。3.采用多种
多样的活动形式因为年龄限制,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本节课就采用了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曼陀罗绘画等环节,教师只给适当的启发、引导、示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在
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