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三年级【鄂教版】心理健康 第十一课《同桌小伙伴》教案3.docx,共(5)页,23.42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91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年级第十一课同桌小伙伴【主题说明】同桌文化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小学生同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小伙伴。不良的同桌关系会影响儿童正常的学习生活,而良好的同桌关系则有助于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营造良好宽松的
班级氛围。因此,应对学生同桌关系予以重视,帮助学生学习建立友好同桌关系的方法,学会在发生矛盾时能正确处理。根据同学们经常反映的同桌间的冲突问题,本节课旨在通过故事、活动、感受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与同桌小伙伴相处的
基本方法;懂得谦让、关心,与小伙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学会化解同桌之间的矛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到同桌关系的重要性,了解与同桌相处的基本技巧。2.情感目标:感受与同桌友好相处的愉悦感,产生与同桌小伙伴建立友好关系的意愿。3.行为目标:运用学到的技巧与
同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并学会化解同桌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与同桌小伙伴相处的基本方法难点:运用学到的技巧化解同桌之间的矛盾。【课前准备】1.教学PPT。2.课前小调查:同学之间的小矛
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热身:“拍手”游戏师直接揭题: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今天我们活动主题是《我和同桌》。1.唱一唱《找朋友》的歌曲。今天,大家在一块儿聊一聊,说不定能变成朋友呢。聊什么
呢?就聊同桌吧。2.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同桌。(优点和缺点都可以说说。)3.教师总结:人无完人,正因为每个人的性情不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一,因此相处起来总会有一些小小的摩擦,因此同桌天天接触总是会有小故事发生。活动营(体验分享)鼓励学
生分享与同桌如何相处的一般方法。活动一:同桌的故事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提问: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怎么办?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同桌是在学校生活中与我们相处最久的人,懂得谦让,彼此关心,相互支持是我们相处最好的法宝。就像图中的两个同学一样,学习中相互帮助,生活中相互关心。4.可进行延伸活动,向学生提出假设性问题:如果图中的两个同学发生矛盾了怎么办?6.教师总结:同桌之
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当与同桌发生矛盾时,如果能冷静下来,想一想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换位思考,同桌之间会减少多少烦恼和痛苦啊!活动二:同桌的你7.夸夸你的同桌小伙伴,并为他制作一张“友谊卡”。8.亲手送给同桌友谊卡,并当全班同学的面夸夸他。心理引导:以卡片的形式表达对同桌的赞美,为同桌之间创造
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换位思考、欣赏对方也是友好相处方式之一。1.活动一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积极同伴关系的益处及方法。并引导学生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2.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馈,进行积极引导。3.学生填写时,教师要巡视。4.
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对正确的相处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同桌。二、小青来信引发的讨论。1.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收到班里同学的一封来信,信中诉说了她的苦恼,今天我把这封信带来了,想请同学们帮忙,你们乐意吗
?好,一起来听听(录音)老师:您好!最近我一直很苦恼。我的同桌是个“乐天派”,老爱“管闲事”,每次下课后总有一群同学围着她。可我喜欢安静看书,真受不了她和别人叽里呱啦地停不了嘴巴。有一次上课时,他跟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
的基础上进行。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后面同学传纸条谈天,被英语老师抓到了,英语老师误会我也在聊天,还批评了我。因为这个,我就更讨厌她了,我真不想和她坐在一起了。老师,您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吗?分享交流。5.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与同桌矛盾的方法,要注意对正
确积极的予以鼓励,对不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归纳同桌相处的小诀:1.师:老师认真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能够与同桌之间愉快相处的同学似乎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2.小组讨论: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大家都认同的能够与同桌之间融洽相处的秘诀,请组长记录在这张纸上。3.
小组交流。4.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教师点评:同桌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伙伴,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的同桌是一个懂得尊重、谦让、帮助、欣赏的人,而你的希望也正是同桌对你的要求,其实就是我们与同桌友好相处的方法呀!心理引导:在认识到
同桌关系重要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总结与同桌积极相处的小秘诀,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这些方法以运用到实际学校生活中。1.引导学生总结与同桌相处诀窍。2.演一演:把你与同桌的矛盾用新的方法来解决。五、“好同桌”
岗位实习1.“岗位”训练(1)作为一名好同桌,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境,你会怎么做呢?自选一个情境,同桌合作之间合作表演。手工课上,同桌忘带剪刀了同桌考试得了100分做作业时,同桌把手臂一直伸到了上课时,同桌提醒我认真听讲(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训练感受。(3)教师点评:同桌间友好相处的秘诀是—
—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了解。)许多人在回忆学校生活时,印象最深的同学是同桌,许多人也会把儿时的同桌当作最好的朋友,同桌的友谊是深厚的、纯洁的。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现在能与同桌友好相处,长大了能与更多的人进
行友好的交往,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朋友。拓展园(拓展延伸)内化学生解决同桌矛盾的能力。1.请与同桌共同制定一份交往准则。2.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感受。心理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与同桌相处的方法与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如学生不明白,
可以举例说明。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学生目前与同桌的关系如何。3.学生是否掌握了如何与同桌相处的方法,并付诸实践。【练习题】学习本课之前,你是如何解决与同桌之间产生的矛盾的?学习本课之后,你又会如何解决
与同桌之间的矛盾呢?试一试吧!【心理学背景知识】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在社交中处于相同地位,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和认知能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在整个学前和小学时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与成人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则逐渐增加。并且儿童所选择的同伴对象也随着年龄而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以年龄相同的同伴为伴。在7岁以前,儿童对同性和异性伙伴的选
择是同等的,但过了7岁以后,男孩和女孩各自对同性游戏伙伴的选择多于对异性伙伴的选择。当然,到青少年时期,异性之间的友谊又重新开始萌芽。在现实生活中,同伴往往以不同于家庭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发展。一、团体热身阶段:“你拍拍,我拍拍”1.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放松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同
桌两人一起合作,游戏名称“你拍拍,我拍拍”。(1)教师邀请提前练习的学生,配乐演示讲解游戏方法。教师边做边讲述:请你和同桌转向一面,首先你来轻轻地为同桌拍拍背,要拍两个八拍;然后再换过来,让同桌再为你拍两个八拍。然后再换再拍。我们来做两组。注意力度适中,心情放
松。一定要把同桌拍舒服哦。(2)学生同桌互相拍背放松,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互拍两组后,教师询问学生游戏感受。师:你舒服吗?为什么?同桌是如何拍打你的,你是如何拍打同桌的?我现在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人家给
你重重地拍,你也会给人家重重地拍;如果你想要人家给你轻轻地拍,你就要先给同桌轻轻地拍!也就是说,你想要人家怎么样对待你,你就要先对人家怎么样,对不对?(师:在与同桌的交往中,往往是你付出什么,就能收获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