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1).doc,共(7)页,2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5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认识分米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10页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2、通过思考、操作活动、交流、总结常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认识常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教具准备:1分米长的彩条,比1分米长的白色纸条,米尺学具准备:1分米长的彩条,比1分米长的白色纸条,米尺,1支彩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
:同学们,观察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猜一猜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什么知识?学生猜测师: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分米的知识,板书:认识分米【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让学生猜手边的学具,即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又提起学习兴趣。】2二
、认识分米1、学生猜测(拿出彩条)师:估一估它有多长?你是怎么估的?学生进行估测并说出估的方法2、认识1分米师:这个彩条的准确长度是多少?拿出你的学生尺量一量,测量完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学生测量并小组交流师:其实我
们的彩条都是10厘米长,10厘米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表示,就是1分米。分米是一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呢?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并说一说了解了哪些知识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师:你们能不能像老师
这样数一数吗?学生一起在尺子上数一数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师:我们知道从刻度0到10是1分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的长度吗?自己先找一找,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你的发现。我们发现:只要是10厘米就是1分米三、感知1分米1、比一比3师:用右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怎么验证呢?(师用分米尺在学生手上
比一比)用分米尺验证并调整一下2、折一折师:观察白纸条,它比1分米长还是短?不用尺子,很快折出1分米长学生快速折,并用分米尺验证3、找一找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大约是1分米呢?用分米尺比一比教室里的物品,想一想身边的物品。学生找一找,说一说,教师用分米尺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折一折、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分米有多长。】四、探案分米与米的关系1、探究活动一:测量桌面的宽师:刚才的物品长大约是1分米,老师这次把两个分米尺怎和样了?(拼在一起),这是多长?也可以说是学生思
考回答师:大家观察桌面,猜一猜桌面的宽大约是多长呢?学生猜测师:现在我们测量桌面的宽出示要求:两人小组合作,用分米尺量一量桌面的宽大约是多少。4学生合作测量并汇报结果【设计意图:学生知道2分米有多长,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桌面的宽,这时学生
就有对比,猜的差不多,然后学生利用手上的4个小分米尺,小组合作,通过拼接的方式测量桌面】2、探究活动二:测量米尺师:两个4分米是多长?够1米吗?多少厘米?师:那么1米是几分米呢?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小伙伴低声交流师:哪一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想法?我们用实践验证猜测学生阅读合作要求,然后合作活动师
:哪组愿意展示你们的米尺?通过操作,你发现什么?学生展示米尺师:我们再次数一数1米里有几个1分米师:通过测量,我们发现1米里就是10分米,1米=10分米师:刚才我们有同学就是通过推理计算出1米=10分米,我们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
,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设计意图:通过分米的累加,让学生认识8分米,8分米不够1米,那么1米是多少分米,学生猜测、计算,再想办法验证,通过计算、验证我们知道1米=10分米】五、巩固练习1、师:今天的知识大家学会了吗?我要考考大家,你能给厘米、米、5分米排排队吗?自己先想一想,小伙伴再小
声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师板书:厘米分米米米分米厘米师:长度单位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也可是从大到小的顺序2、师:同学们,如果我要测量橡皮的长度,数学书的宽度,手掌的长度,黑板的长度,分别用哪个长度单位合适呢?想一想,谁愿意分享你的想法?六、小结师:今天,你学到
哪些知识?关于分米还有很多知识呢,今后的学习我们继续认识它。板书:认识分米1米=10分米厘米分米米1分米=10厘米米分米厘米1dm=10cm反思:《认识分米》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懂,但又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一节课,为此我设
计了一系列的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意在让6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活动来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我从估猜彩条的长度引入新课,复习了厘米的知识又让学生初次感知分米,随后通过微课引出分米的概念。知道1分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
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在直尺上的1分米概念往往不牢固,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
实际测量相结合。1、用手比一比1分米长,并用分米尺验证。2、拿出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并折出,用分米尺量一量,精确到1分米。从空手比划到估计彩条长度,逐渐加大测量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
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予以鼓励。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的活动,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直观印象。本节课认识了分米后,我把两个1分米拼起来,让学生进行分米的计算,接下来,观察课桌的宽,通过和2分米对比,
猜测课桌的宽大约是几分米,小组合作来测量课桌的宽,经过前面的互动,学生发现两人有4个1分米,可以利用这4个分米尺来测量。桌面的宽大约是4分米,那么两个4分米又是多少呢?通过计算知道是8分米,也是80厘米,比1米短,这时我就提问:1米是几分米?学
生先思考,交流,再次用自己的办法验证他们的猜测,通过动手感知1米=10分米,老师再次推理得出1米=1分米。7最后我让学生给厘米、分米、米三个长度单位排排队,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再次充分感受厘米、分米、米的长度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课中的操作活动时
间比较长,所以练习较少,下次上课时,我会合理安排一些练习。课上孩子分享的想法很好,我应该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