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2.docx,共(5)页,5.69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9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初探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一)和(二)。(翻转课堂使课堂容量增大了,这节课设计了两课时的内容)教材分析:这两课时的内容分别为“线段”的旋转和“平面图形”的旋转,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旋转现象,能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简单的旋转现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要求,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运动,学会按要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对图形旋转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个极大的飞
跃。学习目标:1.从“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三个要素来观察和描述图形的旋转,初步认识“旋转三要素”,并会用“三要素”准确描述线段和平面图形的旋转。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段的某一个端点旋
转900后的线段,以及绕某个顶点旋转90度以后的三角形。3.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主设计图形的旋转。在实践探究活动中,体会旋转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教学重点:1
.发现和理解“旋转三要素”,并用数学语言完整描述图形的旋转。2、按要求画旋转图形。课前准备: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前预习,观看微课,录制视频。(预习要求:预习图形的旋转一和二,将你所学到的知识总结归纳后,
可以边讲边画,讲解熟练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录制视频提交。)【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初期,我利用电子书包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在家进行预习,并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录制成视
频,锻炼了孩子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一、预习情况点评与小结: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旋转》,老师看了大家昨天晚上录制的视频,有32个同学得了满分,这些同学知识点归纳得比较全面,而且有图有真相,边
画边讲解,表述清楚、条理。没有得满分的同学有的是画面模糊不清,有的是时间太短,有的是没有画图等等,希望大家以后录视频时要注意。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作品。【设计意图:对前一天录制的视频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录制视频的要求,指导
学生学会预习,学会从容地面对镜头,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二、课堂展示与交流:1.知识归纳汇总。(1).播放一个学生视频,其余观看。(2).让其他的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逐个回答,梳理并板书。【设计意图:在前一天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归纳知
识点,包括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等。】2.难点点拨:(1).绕轴旋转:图形计算器演示。(面动成体)(2).用钟表演示,指针的旋转。(通过理解,指针转动一大格是30度)【设计意图: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如绕轴旋转,钟面指针旋转角度等,单
靠枯燥的解说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这里我借助电子书包的图形计算器和直观教具更好地突破了难点。】三、新知探究环节:1.线的旋转(1).图形计算器演示:线的旋转,并让学生根据语言模型说一说“线段OA绕点按方向旋转度”进行旋转操作与准确语
言描述的训练。(2).互动检测:线的旋转。(3).整体评价,给全对的学生发送小红花。个别点评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由于线的旋转比较简单单一,设计了先让学生用图形计算器拨一拨,再说一说它是怎样旋转的,将旋转的
三要素落实到具体的描述当中,进一步体会三要素缺一不可。接着利用电子书包进行及时的检测,整体评价,针对问题当堂点评,及时高效。】2.面的旋转。(以三角形为例)(1).图形计算器演示:三角形的旋转进一步进行旋转操作与准确语言描述的训练。(2)
.互动检测:面的旋转。点评学生完成情况,整体全对的发送小红花。(3).画旋转图形。a.按学生分组,先小组商议,将三角形ABC绕不同的点旋转,(每组四个孩子最少选择两个不同的点来旋转)并画出旋转以后的图形。旋转要
求:顺时针90度。b.学生动手操作:按照自己选定的点将三角形按要求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c.小组展示:抽查一个小组上台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d.学生投票:给你认为优秀的作品投票。d.小组对比:发现同一个三角形绕不同的点顺时针旋转90度以后所画出的图形都不一样。【设
计意图:画一个图形按要求旋转后的图形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也是个难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首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图形计算器,并用标准的语言进行描述,体会旋转的三要素在图形旋转中的应用。接着通过一组互动题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然后让学生小组内分工
合作,画出同一个三角形绕不同的点顺时针旋转90度以后的图形,这样便于进行对比,通过小组对比发现同一个三角形绕不同的点顺时针旋转90度以后所画出的图形都不一样。对比和投票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图时要认真审题,规范操作。】四、拓展练习环节:画一个自
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并将它绕某一个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读书,画出旋转以后的图形。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旋转的?【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自己设计平面图形,自己选择旋转的点,自己选定旋转的方向,自己设定旋转的角度。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扩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学生的作品中也呈现出
了不同的精彩。】五、课堂小结: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