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比例》一课一练(含答案).docx,共(9)页,86.28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68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比例一、单选题1.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5000,100米的道路应该画()厘米。A.1B.2C.3D.502.小丽用一些同样大小的小长方形纸板恰好圈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如下图。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A.6:5B.3:2C.5:4D.4:3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
:12000000,那么在这幅地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千米.A.12B.120C.1200D.120004.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4B.60C.2165.解比例2.4∶32
=x=()A.1.5B.2.7C.5.1D.146.解比例x=()A.0.8B.C.D.0.6二、判断题7.比例尺是前项为1的最简整数比。8.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9.10.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1
1.比例尺大的,实际距离也大三、填空题1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的学校平面图上,量校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是4cm,校门口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________米.13.在比例尺是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cm,甲
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m.14.解比例.X=________15.解方程x∶12.8=10∶8x=________16.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条大道的长度是10厘米,这条大道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千米.17.东台高速路出口距离西溪景区8千米,在一
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4厘米,这幅东台的比例尺是________.在这幅东台上量得安丰镇到甘港村史馆的距离为9厘米,安丰镇到甘港村史馆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18.在线段此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
离为2.5cm,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四、计算题19.(4.5﹣x):0.6=(10+x):2.20.解比例。(1)(2)(3)(4)五、解答题21.下图是某小学的学校平面图,比
例尺是1∶2000.(1)根据这幅图,你能求出什么?怎样计算?(2)在距学校南墙10m,距东端80m的位置竖着学校的旗杆,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旗杆的位置,并用★表示它.(3)学校的大门开在北墙,校门宽为10m,请你用红线画出学校大门的大概位置.六、综合题22.下图的图象表示一幅地图图上距
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图上距离(cm)12345678实际距离(m)306090120150180210240(1)图中的点A表示图上距离是1cm时,实际距离为30m.请你试着描出其他各点。(2)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________(3)从图象可以看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________.(4)当图上距离是12厘米时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七、应用题23.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答案解析部分一
、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100米=10000厘米,10000×=2(厘米).故答案为:B.【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意,先将实际距离的单位米化成厘米,乘进率100,然后用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2.【答案】D【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因为长×3=宽×4,所以长:宽=4:3.故答案为:D.【分析】观察图可知,小长方形3条长的长度之和等于4条宽的长度之和,据此可以得到
等式:长×3=宽×4,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比例的内项或外项,据此写出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解:因为比例尺1:12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2000000厘米,又因12000000厘米=120千米,所以比
例尺1:12000000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20千米的实际距离;故选:B.【分析】依据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即可求解.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4.【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后长是:6×3=18(厘米)放大后宽是:4×3=12(厘米)放大后的面积是:18×12=216(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16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把长、宽按3:1放大,先分别求出放大后的
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故选:C5.【答案】A【解析】【解答】2.4:32=解:32x=2.4×20x=48÷32x=1.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
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6.【答案】D【解析】【解答】解:0.1x=0.2×0.3x=0.06÷0.1x=0.6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二、判断题7.【答案】错误【解
析】【解答】比例尺通常写出前项为1或后项为1的最简整数比,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对比例尺的认识可知,缩小比例尺的前项是1,放大比例尺的后项是1,据此判断.8.【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周长是1×4=4厘米
,面积是1×1=1平方厘米;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正方形边长是1×(3:1)=1×3=3厘米,正方形面积=3×3=9平方厘米,正方形周长=3×4=12厘米;12÷4=3,所以周长扩大3倍;9÷1=9,所以面积扩大9倍;所以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
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本题先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求出原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按3:1放大后,正方形边长、周长和面积是多少,然后进行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变化。9.【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0.6x=4×0
.09x=0.36÷0.6x=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做出判断.10.【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按照1:10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原题说法
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按比缩小时,比的后项表示缩小的倍数或者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11.【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所以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和比例尺都有关,而不是比例尺单独可以决定它的大小。答案为:错误。【
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解答。三、填空题12.【答案】200【解析】【解答】4÷=20000(厘米)=200(米),答:校门口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200米,故答案为:200.【分析】:要求出校门口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根据“图
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13.【答案】60【解析】【解答】12÷=12×500=6000(cm)=60(m).故答案为:60.【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据此列式解答.14.【答案】【解析】【解答】解:20x=3×
50x=150÷20x=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5.【答案】16【解析】【解答】x:12.8=10:8解:8x=12.8×10x=128÷8x=16
故答案为:16【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6.【答案】5【解析】【解答】解:10÷=500000(厘米)=5(千米);答:这条大道的实际长度是5
千米.故答案为:5.【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这条大道的实际长度.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7.【答案】1:200000;18【解析】【解答】解:8千米=800000厘米,
4:800000=1:200000,9÷=1800000(厘米)=18(千米)答:安丰镇到甘港村史馆的实际距离是18千米.故答案为:1:200000,18.【分析】先求得比例尺,再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解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
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18.【答案】50【解析】【解答】解:图中是线段比例尺,看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20千米,20×(2.5÷1)=20×2.5=50(千米)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故答案为:50。【分析】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
尺,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图中是线段比例尺,本题先转化成文字比例尺,再计算实际距离。四、计算题19.【答案】解:(4.5﹣x):0.6=(10+x):2,0.6×(10+x)=(4.5﹣x)×2,6+0.6x=9﹣2x,6+0.
6x+2x=9﹣2x+2x,6+2.6x=9,6+2.6x﹣6=9﹣6,2.6x÷2.6=3÷2.6,x=.【解析】【分析】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这积,把原式转化为0.6×(10+x)=(4.5﹣x)×2,再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x,再减去6,最后除以
2.6求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来解比例的能力,注意等号要对齐.20.【答案】(1)解:x:95=:1010x=95×x=427.5÷10x=42.75(2)解:43x=8.6×0.5x=4.3÷43x=0.1(3)解:2.8:=70%:x2.8x=0.
8×0.7x=0.56÷2.8x=0.2(4)解:【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五、解答题21.【答案】(1)解:长8厘米,8÷=16000(厘米),16000厘米=160米;宽4厘米,4÷=8000(厘米),8
000厘米=80米答:我能求出学校实际的长和宽,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就能求出实际的长和宽.(2)解:如图:(3)解:10米=1000厘米,1000×=0.5(厘米),标出的位置如上题图.【解析】【分析】(1)知道比例尺,可以先测量出
图上距离,然后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2)根据比例尺确定图上旗杆的位置并画出图形;(3)用校门的实际宽度乘比例尺求出图上的宽度并画出大门的位置即可.六、综合题22.【答案】(1)解:(2)成正比例关
系(3)1∶3000(4)解: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12∶x=1∶3000x=12×3000x=3600036000厘米=360米答:图上距离是12厘米时,实际距离是360米。【解析】【解答】(2)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关系;(3)从图象可以看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3000。故答
案为:(2)成正比例关系;(3)1:3000。【分析】对于(1),根据表格中数据描出各点,再连线即可;对于(2),根据正比例、反比例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对于(3),将实际距离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据,再用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即可;对于(4),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再列出比例式,再解比例即可解
答。七、应用题23.【答案】解:6÷×,=6×5000000×,=15(厘米);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解析】【分析】先求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出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进而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解答即可.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