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统编版

PPT
  • 阅读 6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2 页
  • 大小 1.366 MB
  • 2022-12-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统编版
高中必修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统编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4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统编版.ppt,共(42)页,1.36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99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简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本章以“言志”为主线,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论语》中师生“言志”“论志”的记录非止一章,但本文的“言

志”涵盖了社会理想、自我判断、为政之道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故长期以来为人所重。同时,文章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的描写简洁传神,也颇具文学价值。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

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整体把握文意。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想象品味“沂水春风图”所传达的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4.文化传承与理解:比较

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分析人物性格和志向,探讨孔子之志和儒家思

想,思考其现代意义。教学难点: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正式开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学习。请同学们看教材第一单元目录和单元导引。可以发现,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史书重要选段,可以引领我们去探寻中华文明之光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观点的一部经典,古人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初中时我们曾学习了《论语》十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篇文章,进

一步了解、探寻儒家思想。二、题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1.“侍坐”意即“在尊长旁边陪坐”。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也各有差异。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当时约51岁。子路很勇敢,63岁时是卫国大夫

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曾晳名点,字皙,即文中的“点”

当时约39岁。他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称为“曾子”。平时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就是曾参所著。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当时约31岁。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季康子就请冉有辅

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三、听读正音,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先听老师通读一遍课文,听的过程中用红笔将生僻字的读音标注在课本上。特别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曾晳(

xī)哂(shěn)舞雩(yú)铿(kēng)尔小相(xiàng)比(bǐ)及冠(guàn)者喟(kuì)然2.听读完一遍之后,你认为这篇文章大概在讲什么?明确:孔子和四名弟子畅谈人生志向。四、逐段细读,把握文意接下来,我们

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一起疏通文意。在此过程中也要训练文言文阅读的“推断意识”(学会借助字形、语法、成语、句式等推断词义)和“整体意识”(联系上下文语境读懂词义、句义、段落主旨)。一、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2.莫春者,春服既成3.唯求则非邦也与:希,通“稀”,稀疏莫

,通“暮”,暮春,阴历三月与,通“欤”,语气词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宗庙之事,如会同。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果至于或者或者如二、一词多义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纵横道,是非标准(礼仪)方1.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4.加之以师旅:介词,因为动词,认为动词,用、做介词,用以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唯求则非邦也与?赞成“欤”,相当于“吗”与1.以吾一日长乎尔2.摄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比在和、跟到、在乎1.以吾一日长乎

尔2.子路率尔而对曰3.鼓瑟希,铿尔4.尔何如你们……的样子……的样子你尔1.如会同,端章甫2.鼓瑟希,铿尔3.三子者出,曾皙后4.冠者五六人5.浴乎沂,风乎舞雩(1)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弹奏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最后出。戴帽子吹风,乘凉三、

词类的活用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的国家,大的国家(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是非标准。译成“为人的道理”。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则何以哉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宾语前置规律: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四、特殊句式——倒装句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2、异乎三子者之撰。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2)状语后置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以吾一日长乎尔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第二课时一、分角色朗读课文选六名同学分

角色共同完成课文的朗读,其中一人旁白,五人角色朗读。读的过程中注意要尽可能贴近人物的身份、语气、动作。通过朗读,一方面进一步熟悉文本,也为进一步思考探究做铺垫。二、问题探究思考1:全文围绕着哪个字展开?文章的逻辑层次是

什么样的?孔子____志弟子____志孔子____志(1)(2-12)(13-16)志问言评思考2: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和孔子对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各是什么?你更认同谁的志向?(完成下表)人物回答问题时的动作、

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的态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人物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态度子路“率尔而对”有抱负,自信,失之鲁莽、轻率“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

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兵”哂之人物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态度曾皙谨慎小心谦虚退让“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侧重“富国”人物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态度冉有谦恭有礼娴于

辞令“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侧重“礼仪”人物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态度公西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洒脱高雅从容淡定“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沂水春风图

”与之思考3:孔子为什么“哂”子路?如何理解“其言不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侍于君子(长者),不顾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四子以子路为年长,自当先对,但亦当顾望,不得急遽先三人也。”——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

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思考4:用现代汉语描绘曾点的所说的“沂水春风图”。并结合下列文段说说孔子为什么“与点”?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总结孔子赞赏曾皙之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就治理国家而言,子路讲的是“不挨打”,即“强兵”;冉有讲的是“不挨饿”,即“富国”;公西华讲的是“知礼

节”,即“文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而曾皙讲的是“幸福”,是终极目标,富强、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目标重要,过程同样重要;既应敢于承担,又要谦逊礼让——这就是孔子的态度。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想要重整春秋末期混乱的社会秩序,而曾皙说的正是礼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因此

孔子说“吾与点也”。课下任务:5人一组,将本文改写成一个课本剧。要求用现代汉语,且与原文尽量保持一致。下节课抽选一到两个小组在课堂上表演。第三课时一、课本剧表演抽选1-2个小组表演课前编写和排练的课本剧,表演完之后其余同学要做点评。(设计意图:表演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对完成全文背诵任务也有帮

助。)二、各言己志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志向。纵观古今,很多仁人志士都曾在年轻时候立下过志向,比如杜甫心存“致君尧舜上”的志向,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立志让全球无冻馁

之人......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分享一下,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各言己志。三、完成同步练习题见《同步练习检测》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