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教学设计1-冀教版

DOC
  • 阅读 8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34.500 KB
  • 2022-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教学设计1-冀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教学设计1-冀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教学设计1-冀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教学设计1-冀教版
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教学设计1-冀教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健身方法》教学设计1-冀教版.doc,共(9)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6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冀教版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本课时主要讲述什么是养生,中国养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理论基础,传统养生内容和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学生分析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在学生的生活中多是以俚语歌谣的形式存在,大量的理论

知识也会让学生却步,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学环节和活动的设计在这一课中尤显重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养生概念和内涵,熟悉我国养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脉络,理解我国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学习主要传统运动养生术,体验其中的一种养生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各种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游戏,去分析理解,完成教学。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养生理念,关注自身健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方法。教学难点:系统学习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提问法欣赏法感悟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一:根据剪纸作品猜一个四字成语?《五福临门》五福:《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修命”。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人们不懈追求的

目标,寿与天齐的年岁叫人既羡慕又向往,那怎样才能长命百岁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长寿的秘诀——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二讲授新课养生:即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它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包括中华中医

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艺术、运动学、烹饪、佛学、道学、儒学等。(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从商周到春秋战国的文献都有关于养生的记载,如《黄帝内经》中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俱而修其天命”。荀子《天论篇》则主张“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庄子》中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的“静以养生”观点。战国时期则流行“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到“呼吸吐纳”的行气结合。不过相信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秦始皇派

徐福去寻仙草的故事。事实上,求仙问药以求长生不老的不仅仅是秦始皇,汉武帝也有寻仙丹的记录留下。还有晋哀帝——第一位因丹药而亡的皇帝,还有唐太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武宗、明世宗、明光宗、雍正都因丹药而亡。

这是中国养生史上的一段弯路。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断的向前发展,如东汉时期的名医——亳州的?知道是谁吗?提问:华佗对“导引术”作了发展,创编了一套流传至今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是什么?五禽戏。介绍宋代“八段锦”是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清代的“易筋经”则

是“内壮神勇”、“外壮神勇”要求则是人的身体全面发展。(二)传统养生基础理论知识2.1天人合一理论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学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气。“人以天气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早

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认识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换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活动二:感受自己的脉搏。春夏之际,天气变暖时我们会出汗,这是机体在以出汗散热的方式来调节体内过分亢盛的阳气;而在秋冬,会尿多汗少,则是

机体在保证人体阳气不过分向外耗散。再如人体脉象也会因四时气候变化而变化,春夏阳气开发,气血涌动,就像烧开水,水开了就会向上翻滚,脉象也是如此,血液会充斥脉道,脉形大,轻触可得。而秋冬季节,阳气收敛,热量不足,

血脉运行比较平静,位置靠下,脉形小,重按才得。因此,养生活动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做到调于四时。2.2形神共养理论形,指形体;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形神共养既要注重形体的养护,也要注意精神的调整,使身体精神得到均衡发展。大家都知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形神的关系也是如此,欲养神必先养形。另一方面,一个人精神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与否。看咱们生活中,精神抖擞的热一般身体状况都比较好。2.3阴阳协调理论《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

生命就是由阴阳构成的。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阴阳相生相克,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活动三:咱们都听过“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俚语。你们知道为什么冬

天很冷还要吃凉的萝卜,夏天很热却要吃燥热辛辣的姜吗?这是因为夏天人体的阳气到了末梢,人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也就是阳的格局,所以我们要吃热东西。冬日寒冷,阳气在胃里,胃中烦热,“冬吃萝卜”可以把内热调衡一下达到阴阳平衡。阴阳失去平衡,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引起疾病。(老中

医看病→阴阳失调)养生小常识春三月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气生发)。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多到户外活动)。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

鸡俱兴(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不要耗散阳气),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多晒太阳)。2.4整体观理论活动四:阅读小故事,思考问题有一个人嘴上长了一些小疙瘩,后来逐渐严重,满口糜烂

,十分疼痛。他到医院打针吃药都无济于事,后经人引荐,去找一位颇有名望的老中医治疗,这位老中医给他开了几味药,让他研制成粉,用醋敷在脚心上。开始他半信半疑,但遵老中医的方法调敷几次后,病果然痊愈了。这人感到很奇怪,便去问老中医:听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什么嘴疼医脚,药到病除

呢?谁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呢?老中医: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到的整体,由于经络的作用,各部分之间都密切相联,在病变上也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有时病本在下,病状在上,有时病本在上病状在下。你这口腔糜烂与心脾积热有关,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采取上病下取,用药敷脚心,通过经络引心脾之火下行。小复习:养

生四大理论。(三)我国传统养生健身方法3.1我国传统养生健身内容活动五:请你们将右边的俚语和左边相对应的养生内容连线。情感调节饥不择食,渴不狂饮生活起居饭后百步走,安步当车走饮食调节一吸便提,气气归脐劳动运动笑一笑,十年少气功调谐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经络穴位枸杞补神还童颜药物调理脚底夸穴属涌泉3.2我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方法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1)五禽戏的起源五禽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华佗在前人导引吐纳之术和养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又观察了多种动

物的活动姿态和习性,采取虎猛、鹿敏、熊稳、猿智、鸟和的特点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方法。(2)临床应用: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华佗五禽戏是中医气功史上较早记载用于防治疾病的气功疗法。特点是整体调控,主动锻炼。既能健身,无病先防;又可辅助治疗慢性、功能性、心身疾病,以既病防变。辨证施功时,以脏腑辨证

为基础,按照五行、五脏和五戏的分类归属,选用相应的功法,改善脏腑功能。本功法以五行相生为序,一练鹿戏春、木、生,疏肝强筋;二练猿戏夏、火、长,养心健脑;三练熊戏中、土、化,健脾和胃;四练鸟戏秋、金、收,补肺固表;五练虎戏冬、水、藏,固肾壮骨。练“五戏”,强五脏,五

脏相生,生生不息。动作仿生,匀和,适宜导引;长于借势练逆腹式呼吸与息相呼吸调控,运用周天功导气,经丹田呼吸至体呼吸,水到渠成。可谓强五脏的功法,体呼吸的桥梁。能够疏通经络,培补内气,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健康人群,为无病先防,对于病人乃既病防变而治

未病。(3)操作标准a、练功时间每次练功时间,遵华佗所言“以汗出为度”,若无热感不出汗说明时间短,功量不够;汗出过多说明时间长,功量太过。一般在30分钟左右。b、练功频度两次练功的间隔时间,应“任力为之”,量力而行;一般间隔8小时左右,以每日两次为宜

。若练功后无疲劳感,可缩短间隔时间,增加次数;若练功后感到疲劳,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减少次数及强度,“不当使极尔”,以免练功过度,损伤正气。c、练功周期练功天数,即华佗所云“人身常摇动”,“能存行之”。一般为3个月,乃至数年,甚至终生。练功标准视体质、病情及练

功反应而定。若久病体虚者,可采取短时间、高频度、长周期;病程短正气尚可者,则相反。d、注意事项练功前做好身心松静准备,着宽松合体的练功服,摘除佩饰。勿过饥过饱,可饮适量温开水。排空二便。运动颈、肩、腰胯、膝以热身。环境宜宽敞、清洁

、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无干扰。妇女经、孕、产期慎练。练功后认真做好收功,之后静息片刻,再开始其他日常活动。宜干毛巾擦汗,或热水浴,不宜冷饮、冷食。三课堂总结由于精心的准备,本次课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反应还是比较热烈,课堂范围比较好。总体上来说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作为体

育老师,平时带领学生在操场上上课的时间比较多,对于理论知识了解有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稍差,以后应加强学习,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传统养生基础理论知识1天人合一理论2形神共养理论3阴阳协调理论4整

体观理论(三)我国传统养生健身方法1我国传统养生健身内容2我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方法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