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高一教师用书《各种方式运球、传球》教学反思2-华东师大版.docx,共(4)页,5.54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4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篮球运球课后练习和教学反思•课后练习•练习原地运球5分钟不掉球•练习30米行进间运球10次,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高低手运球10分钟•练习30米曲线运球5次•教学反思如何来上好体育课,让学生真正学习到运动技术,体会运动乐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这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但是有时却是让我们很无奈,在我们的课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最让我难过的是我们的学生未必像我预计的那样能够真正的学到运动技术,更不要说因此养成运动习惯了。问题在哪里呢?我想问题应该
首先出在自己身上,如果我们能更好的做好教学设计,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课就会上的更加顺利些;如果,我们的课组织得当,那么就可以更好的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活动,等等…为了让教师更有效的教、让学生有效的学,从而更有效的达成体育目标,本次活动中,。作为一
名青年老师,在全体育组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事先精心准备了一份教学设计,并在4月17日那天在组内开出了以堂公开课,自己本以为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课后的评课和研讨活动中,组长和同组老师对我的点评,我才发现自己要改进的地方
很多很多,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现将我本次活动后的反思总结如下:一、吃透教材,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本堂课中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篮球运球,但事实上篮球运球分为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其次根据运球的方法分还可以分为高低运
球、体侧运球、变向运球、背后运球、运球转身、胯下运球等等,此外根据运球的线路分还可以分为直线运球和曲线运球,而课中我笼统的选择了运球作为教学内容,其内容范围过大、重点不明确,而且,每一种教学内容所对应的练习形式
也是不同的,以直线运球和曲线运球为例,比如,我们用迎面接力运球,这就是一种直线运球的练习方式,但是,如果我们用迎面过障碍接力运球,这就是一种练习曲线运球的方法了。因此,今后我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二、了解学生,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有机结合任何教学目标的
确定,我认为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比如说有的学生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篮球运动,连最基本的运球手型都没掌握,那么我们只能从运球基本手型、基本动作开始,循序渐进、有易到难,目标切入口小,比如说以掌握难度较低的原
地运球和直线运球技术为该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如果学生有一定运球基础,或者早已经学会了行进间直线运球技术,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以掌握有一定难度的曲线运球技术为教学目标,甚至于更高的目标,但是任何目标的确定都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基础之上,因此,在今后进行教学设
计之前,我都应该好好的琢磨各班的学情,根据不同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此外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过程实施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是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学生借助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体育
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个体差异和需求来制定,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实际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的变化,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基础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要多样化。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合理选择教学器材与场地开展和利用好我们现有的体育资源,在实际教学中解决各种问题才是我们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但是有时,在我们的课中却未必能很好的利用,特别是场地资源。比如这节课,我就没有利用篮球
场优势。球场的各种场线、篮板篮筐等这些本身就是很好的篮球教学资源,因此,在上篮球课时,我们应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这些现有资源,在这些资源利用充分后,再去考虑其他资源,而且每种资源的利用都要为有利教学服务。那么再回到本节课中,可以这么说,这节课我放到田径场,或者一个空旷地就可以上,根本没有好好利用
我们的球场优势。其次就如上面所说,我用半小时时间准备的器材,却没用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是反作用,这种耗时耗力的傻事,都值得我今后引以为鉴。从整堂课来说,我在教学中采用少讲解,多提示,多练习,用降低难度、情景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分层递进教学方法,符合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中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经验为辅,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我展示,教师适当做语言、技术的引导,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技术动作的要领,充分发挥学生在
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在设计学生自主创新与练习环节上,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稍微有点少,学生的潜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是本节课美中不足之处,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我将继续努力改正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自我教育教学能力。以上是这节体育课上完后的一个教学心得
,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密度的掌控、组织形式的合理安排、目标达成、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