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高一教师用书《各种方式运球、传球》PPT课件9-华东师大版.ppt,共(11)页,7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4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篮球起源于美国,原本是作为一种专业的体育运动,活跃在赛场上。随着篮球的影响范围以及影响力的扩大,热爱篮球的人越来越多的同时篮球也发展成为一种走出赛场,走向街头的运动,成为了一种时尚。在我
国,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进行过篮球运动的经历。篮球是一种十分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种球类运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
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触球部位和触球点,控制球的能力,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及接球缓冲
。•难点:全身的协调性,上肢控制球的力量和方向。教法和学法•教法:教师讲解、示范、鼓励、提示、巡回指导、个别纠错和集中纠错相结合。•学法:认真听讲动作要领及要求,用心体会,在练习中不断改进、完善。注意观
察老师和示范同学的动作,主动学习。•特点:本节课45分钟基本球不离手,在准备活动阶段、基本部分都与球保持接触。有效的、科学的、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学的密度和强度。场地与器材•场地:篮球场2块•器材:篮球41个准备部分(2分钟)•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2、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注意事项。•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准备部分(8分钟)•一、游戏:小渔网(4’)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
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
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二、熟悉球性(4’)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基本部分(30分钟)•一、运球:(6’)A、高低运
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D、体前变向运球,E、胯下运球,F、急停急起运球。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二、抢运球(5’)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
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难点:技
术要准确熟练基本部分•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2’)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五、4人一球,行进间运球后传球(4’)重点:弧线运球、跑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传接球。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七、接龙传球接力比赛(6’)方法:分两组进行,左右间隔2-3米,前后间隔4-5米,“接龙”传球20只球,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胜负。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
和准确性。结束部分(5分钟)•一、整理运动: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操•二、小结,收回器材。教法:听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课的预计•1、练习密度:55%左右;•2、运动负荷:中上;•3、平均心率:1
30次/分左右•4、最高心率:180次/分。心率曲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