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一教师用书《各种方式运球、传球》教学设计3-华东师大版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5.064 KB
  • 2022-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体育高一教师用书《各种方式运球、传球》教学设计3-华东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体育高一教师用书《各种方式运球、传球》教学设计3-华东师大版.docx,共(2)页,15.06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3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宗旨,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与学法的处理上都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

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同时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是篮

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只有学习好传接球技术,才能把篮球其他技术很好的连接到一起。根据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展现学生的青春活

力,并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三、学情分析高一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在心理上逐渐表现出成熟状态,大部分学生能够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与身体

锻炼,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得到一定的发展,心理发展也逐步走向成熟,具备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成功意识与表现欲望,为学习本教材奠定了一定的身心基础。四、教学目标生理健康目标:发展同学们协调、力量、速度灵敏等多项身体素质,全面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运动技能目标:9

0%以上同学能较熟练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技术,70%以上同学能较好的运用传接球技术。心理健康目标:培养运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五、本课重点、难

点重点:伸臂、翻腕和拨指的有机结合。难点:迎球缓冲的有机结合。六、教学设想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教学采用讲解、示范、尝试、比较教学法,分组讨论、分组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1、在准备部分:安排游戏,使内容丰富,更有针对性,增加趣味性。2、基本部

分: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讨论,自学、互帮互助,能熟练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3、结束部分:在音乐声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4、整堂课采用松、紧、乐、学相结合的组织方法。七、学法指导本课采用学习——

比较——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组比较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熟练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八、预计教学效

果90%以上同学能较熟练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技术,70%以上同学能较好的运用传接球技术,传接球中达到快速、隐蔽、准确的效果。1、平均心率120-145次/分。2、最高心率约为160次/分,出现在课的第40分钟左右。3、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