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三教师用书《3.篮球(突分技术与配合)》教学设计4-华东师大版体育.docx,共(5)页,48.12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3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篮球突分配合教学设计一.本课设计的教学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结合高三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在配合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意识,充分了解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和配合过程中所带来的运动成功感。让学生体验运动技术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二.教材分析突分配合是篮球配合中最常用有效的技术之一,它的特点是简单有效,学生便于掌握。该技术是在两个队友快速运动过程中,由持球队员通过突破传球给跑向球篮并形成空位的队员,从而完成投篮得
分的一种配合,所以正确的跑位和分球的及时性是完成突分配合的有力保障。此项技术预计通过三个课时完成。本次课是新授课,我将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即“两队员的跑位”和“传球时机”,并力求突破一个难点,即突分配合中两人之间配合的突然性。三.学情分析篮球的突分配合是高
三年级《体育与健康》中篮球模块的一项内容。突分配合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比较多、容易有效得分的技术手段,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趣味性和合作性,通过本课循序渐进式的学习,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并应用于实践中。帮助学生领悟篮球配合的重要性
,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逐步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突分配合的练习方法和含义。2.技能目标:掌握突分配合的方法技能,发展突破能力,分球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能力,建立集体主义观念。4.人际交往目标:训练学生
相互帮助的合作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突分配合方法。教学难点: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课的开始阶段,通过询问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大致了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关注的,通过讲解一定的篮球运动的好处,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2.准备阶段,让学生做原地传球的热身运动,为传球做好铺垫。另外通过慢跑和关节活动操是学生逐步进入运动状态,身心都投入到运动当中来。3.基本部分的设计思想是:没有防守情况下的模拟突分配合;有障碍的
突分配合;变换位置下的突分配合。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实现由形成动作表象到掌握动作方法,再到实战练习应用方向的过渡。,避免直接进入实战而形成错误的动作习惯。4.结束部分设计了放松操,有利于学生身体的迅速恢复,同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多参与运动,
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课题篮球的突分配合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突分配合方法。教学难点:队员之间的默契度。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突分配合的练习方法和含义。2.技能目标:掌握突分配合的方法技能,发展突破能力,分球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能力,建立集体主义观念。4.人际交往目标:训练学生相互帮助的合作能力。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及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并报告人数;2.
安排见习生;3.宣布课的内容、目的,提出课堂要求;4.教师语言导入本课内容。教师讲解要求并进行巡视1.在体育委员统一指挥下整队报告人数;2.报告见习生;3.全体学生认真听讲老师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教学要
求:1.学生要集中注意力,精神饱满;2.见习生安排随组观看教学内容。准备部分1.绕场跑步热身;2.徒手操1.教师作要求和提示;学生在统一口令下认真练习,教学组织:跑操队形(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3.原地胸前传球练习2.语言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热身效果。动作舒展有力,
以达到热身效果○○○○○○○○○○○○○○○○○○○○&1.传球练习○○○○↓↗↓↗↓↗↓○○○○2.体操队形徒手操。教学要求:1.在老师带领下活动;2.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关节、韧带、肌肉。基本部分1.
模拟状态下的突分练习1.教师作示范讲解;2.在学生练习中做指导纠正;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做的好的同学以便做出对比1.学生认真听讲,充分了解所学内容;2.做练习要认真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在练习中逐步熟练教学组织:教学要求:1.认真
观看老师示范,认真听讲解。2.在有防守状态下的突分练习4.多学生中做的好的要及时评价表扬。5.变换形式,增加难度。6.对出错多的地3.学生按要求分组练习;4.学生自评,找出问题,改正问题,提高自身运动水教学组织:教学要求:1.学生间的配合要默契,减少失误;2
.相互提示,相互纠正,完成练习。方及时纠正并作出示范,改变错误做法。7.变换练习的形式,让学生适应各种形式下的练习。平;5.同学间相互提示,共同进步;3.变换位置的突分配合练习8.要求配合要掌握好时机,注意观察。6.掌握变换中的不变换,真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教学组织:教学
要求:认真完成,大胆尝试。结束部分1.整队集合2.做放松操3.课后小结4.师生再见5.归还器材教师组织学生整队体育委员组织学生集合整队教师组织:体操队形:○○○○○○○○○○○○○○○○○○○○◎教学要求:1.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做放松,避免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场地器材篮
球场、篮球15个安全保障:1.准备活动充分,场地器材放置合理;2.处理好见习生;3.注意课的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为35%左右;练习强度为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