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书法《第二节 用笔之法》教学设计2-粤教版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80.0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书法《第二节 用笔之法》教学设计2-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书法《第二节 用笔之法》教学设计2-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二节 用笔之法》教学设计2-粤教版.doc,共(3)页,8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9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笔法与技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正确的执笔、用墨、运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示范、实践练习来掌握书法中的技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并产生兴趣。教学重点:笔法中的技法。教学难点:传统笔法的精髓。教学用具:课件、文房四

宝等书写工具。课时:1节教学过程:一、导课提问:如何欣赏一副好的书法作品,从哪些角度去欣赏,最重要的是什么?展示作品:①颜真卿约50岁写的《祭侄文稿》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

改的粗旷、潇洒的风格,成为天下第二大行书。②72岁书写《自书告身》浑厚、大气、质朴,一笔有千钧之力。教师总结:一幅书法作品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欣赏比如:字形结构、布局章法、历史背景等等。但最重要的应该是笔法。二、新课笔法是书法技法的核心,是第一位的。没有笔法,根本谈不上书法。要讲到笔法,首先不

能忽视的还是执笔问题。(一)执笔法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执笔法。唐代以前,由于没有高案大桌,写字时的执笔方式大多采用二指单勾。例如:《北齐校书图》和唐代敦煌遗画。到了明清时期大多采用三指双勾,清代以后则采用五指执笔法。(各种执笔图)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执笔

只是一个前提而已,并不是最终目的。执笔写字,好比拿筷子吃饭。筷子能拿稳,把饭菜送到嘴里,目的就达到了,而筷子的具体执法自然可以不同。用毛笔写字,执笔方法应该讲究,但执笔的目的是要写出好的字来,千万不要拘泥于毛笔的执法。执笔要点:1

、指实,实实在在地捏住笔管。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好像手心里握着一个小鹅卵石。掌虚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松。不僵硬,便于灵活用笔。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因为写字时是通过腕部将力量传送到笔锋。2、执笔的高低与松紧笔管分三段,“一真、二行、三草”执

笔高,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结体也会奇趣横生,因此,这种方法有利于写行书和草书。但由于执笔高,手中之力传递到笔尖的距离远,笔画容易浮滑。相反,执笔低,笔力易于到达笔尖,笔圆较沉稳,有利于写篆书、隶书及楷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林散之先生写草书仍然低

执笔)古人说“力在笔尖”,是要将力量通过执笔的手传递到笔尖上,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写字时用力,提笔时放松,松紧变化适度。3、枕腕,将右手腕枕于左手背上。此法适宜写小楷和中楷。提腕,也称悬腕,即肘着桌面而虚提手腕。由于手腕提起,转动灵活,旋的幅度加大,所以适合写中楷

、大楷以及小行书。悬腕悬肘,即腕肘皆离开桌面。这样活动回旋的余地大大增加,笔力也得到充分发挥。适于写大楷、行草书。(二)用墨法笔法与墨法互为依存,用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明代文人画兴起,国画的墨法融进书法,增添了书法作品的笔情墨趣。分为浓墨、淡墨、涨墨、枯笔、渴笔。一幅

书法作品的墨色变化,会增强作品的韵律美。(展示自己加入墨法创作的一幅作品)①浓墨是最主要的一种墨法。墨色浓黑,书写时行笔实而沉,能入纸。②涨墨在既保持笔画的基本形态,又有朦胧的墨趣。③枯笔是浓墨中的飞白,苍中见老辣。④渴笔是淡墨中的飞白

,苍中见润泽。(三)运笔法运笔法:即笔尖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用笔之法包括中锋侧锋、藏锋露锋、使转呼应。1、中锋、侧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练习,并选一名学生代表上讲台写)中锋: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圆润浑厚、丰满充实。侧锋:用笔是笔锋偏向于一边,笔锋运行的一边实,另一边虚,其线条峻秀多

姿,有利于承接笔画,加快了书写速度。书写时,在转折和起笔收笔时可以不断用到侧锋,而笔锋应该不断调整到中锋状态。古人所谓“中锋取劲,侧锋取妍”全用中锋或侧锋这是一种偏激的说法。2、藏锋露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练

习,并选一名学生代表上讲台写)笔锋接触纸面的瞬间称为起笔;当完成点画,笔锋离开纸面时称为收笔。藏锋起笔、收笔使笔画显得凝重储蓄,楷书中的大部均采用此种笔法。藏锋起笔:不露锋芒。“逆入”。起笔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藏锋收笔:就是在笔画末端沿着笔画行笔相反方向提笔收锋,形成一个圆

浑的点画形态,笔画外不露锋芒,又称回锋收笔。露锋起笔:起笔时笔锋露在点画外面。这种笔法直接利索,精神外耀。如楷书中的左尖横、上尖竖就使用这种笔法。露锋收笔: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笔画外又称出锋收笔。楷书中的悬针竖、撇画、捺画等就属这种笔法。起笔是每笔的开始,包括逆锋起笔和顺锋起笔两种方法。

行笔有中锋和侧锋,也就是行笔中铺毫前进,保持笔尖藏于笔画正中。收笔是一笔的结束,收笔包括露锋收笔和藏锋收笔两种方法。3、使转呼应教师示范(①顾盼——楷书②应带——行书③连接——草书)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讲“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以情性”形

态字形用笔过程精神情感“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以形质”三、总结今天我们重点讲了笔法中:执笔法、用墨法和运笔法。古人有句话说的非常好“笔法千古不移,字形因人而异”可见笔法的重要性!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能表达

书写者的喜怒哀乐,更能体现书家的人格和修养。在书写时如何含蓄待发、使转流畅、一气呵成!这才是最难的。四、学生作业:练习行笔——(中锋侧锋)、起笔收笔——(藏锋露锋)、线条——(使转呼应)。教学反思:这节课对于从没有接触过毛笔的藏族孩子来说,有点难度。第一节课重点讲解,等第二节在用一

节课的时间,学生实际练习、吸收并消化,老师在根据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手把手教。在教学中通过讲授、示范、实践练习来掌握书法传统笔法的精髓,让学生正确的执笔、用墨及运笔。并通过书法教学,使藏族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

生兴趣并热爱。注:我校是民族学校比较特殊,所以书法选修模块是自编校本教材《书法基础理论与实践》,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这节课也是也是自编教材的其中一节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