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 托物寄情》PPT课件1-湘美版.ppt,共(27)页,9.78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6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高中美术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朴素淡雅,孤芳自赏孤傲挺拔,铁骨冰心不屈不饶,虚心劲节淡泊名利,清雅洁身梅兰菊竹四君子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画家。自幼好学,多才多艺。蒙古人轻视汉人,汉人被列为第三和第四等国民。王冕
试进士不第,即弃去,归隐九里山,读古兵法,作画为生。《墨梅图》王冕(元)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静物的人格化《墨梅图》王冕(元)正直,淡泊名利,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明徐渭《墨葡萄》徐渭生平:神童20岁中秀才8次应试未中举成胡宗宪的幕僚(相当于
现在的秘书)癫狂后误杀妻子入狱7年53岁出狱73岁辞世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你知道徐渭想表达怎么样的情感?怀才不遇试想如果你是他,将具有怎样的性格?•他是明朝皇室后裔,却隐姓埋名偷生在清朝;•他8岁能作诗,11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他
19岁丧国,20岁亡父,国破家亡后,不愿效忠清王朝,为逃避政治迫害,遁入空门,装哑扮傻。•他所画之物多为残山剩水、老树枯枝;鼓腹鸟、翻眼鱼;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怀。•郑板桥曾评价他的作品是:“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倔强孤傲、愤世嫉俗、孤僻抑郁……有这样一
位画家:在这些作品中,你认为哪些是他的作品?为什么?ACBDEFG朱耷——八大山人他常运用象征寓意的手法作画,对所画之物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造型,来表现他那愤世嫉俗、倔强孤傲的性格,抒发对清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安晚帖》中国画清朱耷二、动物的人格化造型夸张构图空旷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
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谢中郎(东晋人)经曲阿湖后,问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谢曰:“故当渊注渟著,纳而不流。”(指水只流进来,不流出去)思考:1、画家是如何托物寄情的?鱼——水——画家清政府统治通过象征的手法托物寄情哭笑不得小组讨论:尝试从绘画形式、社会背景、
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比较异同。二马图(元)任仁发奔马(1941)徐悲鸿异同作品点不同点相同点情感表达绘画形式社会背景用马的肥瘦来比喻官吏的廉与贪马的奔腾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工笔写意元代,贪官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托物寄情三、我们也来“托物寄情”一首歌、一段文字、一张照片……
都是我们喜怒哀乐的表现,也是勾起我们回忆的“导火索”。通过这一课,我们已经懂得:在所托之物到达所寄之情的道路上,必定要倾注艺术家非凡的人生经历、深刻的情感体验和高超的艺术语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直截了当地说:“艺术就是感情!”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