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共(5)页,7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1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以简明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思考、比较研究、归纳、分析理解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视觉感知和美术知识对美术作品
进行初步的鉴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刻苦专研的精神。(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归纳、联想,促进形成探究氛围和合作意识。(3)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
养其人文素养,以艺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二、【学情分析】本校学生大部分缺乏对艺术美的全面了解,授课班级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教学中采用思考与讨论、比较与研究、分析与理解、联想与体会、联系实际等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三、【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新课程美术教科书(人美版)《美
术鉴赏》中的开篇,对后面的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本课包括四个部分:1、培养审美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2、什么是美术鉴赏;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4、美术鉴赏的意义。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
一般方法,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2、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2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高中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
究,体验学习的过程。采用了课件图片展示、讲授、启发、引导、观察、讨论、实践、比较、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六、【教学设备】优课数字系统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
学生欣赏《蒙娜丽莎》(出示图片)问:这幅作品美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引导鉴赏教师小结:这就是一个鉴赏的过程,要实现它,必须具备一双审美的眼睛(出示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的意义》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1、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一、什么是美术鉴赏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三、美术鉴赏的意义。带着问题开始今天的探讨、学习2、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出示图片《骏马》欣赏问: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恰当?A街上的清洁工B咱们的班主任C饭店老板D站岗的战士3请学生做
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教师小结:形象具有象征性。3、出示《拾穗》《捣练图》请学生欣赏。问:请对比两幅作品的异同?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小结:相同之处都是绘画作品,都描绘的是劳动妇女的人物肖像画。不同是一幅是中国画,另一幅是油画,一幅是描绘古
代作品,另一副是当代绘画作品。两幅作品分别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实际上问题的产生,就已经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提问正是思考的开始。4、问:我们鉴赏的对象是什么?答:美术作品问: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欣赏过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答:从感受、归类、分析和
判断到体验、想像和评价问:为什么要鉴赏,鉴赏的目的是什么?答:获得审美享受教师小结:由此可见美术鉴赏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他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鉴”是手段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因此美术作品的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具备美术基本知识,了解美术的基本类别和一般表现方法。5、美术作品的分类(1)问:知道美术作品是如
何分门别类的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初中已涉及到了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一些)从艺术门类分: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从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出示三幅不同艺术语言形式的作品,引导学生初步分辨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4抽象
艺术。(2)学生实践。出示一些不同形式语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分类。6、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呢?带着问题去鉴赏毕加索《格尔尼卡》(出示图片)A作品的内容是什么?B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C通过鉴赏你感受
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小结(1)从这幅作品中了解到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的暴行。——认识功能(2)本幅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者形成了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让人们热爱和平,热爱生命。——教育
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这幅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培养了我们对美的感知,对美的形式的表现能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审美功能(中学生日常生活中仪容仪表的美的教育)中学生怎样着装美?(四)知识拓展立体主义:多角度
观察,正面、侧面、后面等多角度叠加。(五)归纳小结:请学生归纳:你有哪些收获?1、了解了“美术鉴赏”的概念。2、知道了美术作品的分类A从艺术门类分B从艺术形式语言分3、美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六)
课后实践活动:收集一件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中外美术作品(复制品)下次带来,说明理5由九、【板书设计】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什么是美术鉴赏?二、美术的分类A从艺术门类分B从艺术形式语言分三、美术鉴赏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
能、审美功能十、【教学反思】(1)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2)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法探究不同美术类型的艺术特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美术知识,领悟研究方法。(3)在这次教学中设计了学
生实践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艺术形式语言分类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4)通过分析、理解作品内涵和意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5)本课教学中,发现学生美术基础知识较弱,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教学中还可多融入生活中或富有地方特色的例子,让
学生更有亲切感,更能理解接受。十一、【教学资源】大量名家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