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八课 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教学设计1-人教版.doc,共(4)页,3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8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智永楷书结构19关》教学方法: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准备:教材、教具、楷书临摹资料复印件多份等。一、教学目的认知目标:通过对智永楷书结构的学习,从而掌握楷书的特征。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比较,学会临摹、鉴赏作品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德育很好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二、教学内容与
基本要求内容:(1)基本理论:介绍智永楷书的结构特点。(2)技法训练:结构19关的学习每一关为一个知识训练点。(3)创作方法介绍及创作实践指导。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智永楷书的基本知识,掌握智永楷书书写的基本技法,三、教学难点和重点难点:智永
楷书结构关点。每一关学生都要明白并且手头书写可以运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再现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既具摹仿能力,又具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一、千字文由来这个《千字文》怎么来源?《千字文》是梁武帝的时候,一个叫周兴嗣的大臣写的。梁武帝是无
锡常州一带的人,我们这个江苏常州这一带啊,历史上出了十三个皇帝了。周兴嗣有一天犯了错误,梁武帝气得要杀他,可是实在是不忍心杀他。所以把他关起来,啊,你用一千个中国字,一夜之间给我写一本书,把中国文化的纲要你给我写出来。哎,拿我们现在讲“上纲”了啊。他就
关起来,一夜之间,用一千个不同的中国字,把文化系统,由哲学、宗教、科学、人文、经济、政治,什么都包含进去了,叫《千字文》。啊,第二天,房门一打开,周兴嗣须眉皆白啊,一夜之间头发白了,胡子也白了。梁武帝一看《千字文》,服气了。说算了算了,不要
杀你了,你一切都照旧。啊,《千字文》是这样来的。二、智永楷书学习要点。1、率真随意。如果谨慎为之,善易得其形态。而智永真书处处有不经意的用笔,难得其形态,即便是得其八九,也未必得其神韵。2、楷中有行,笔
法多变。很多字带有行意,字字不同。3、古意盎然。智永的真书与唐楷有极大的不同。4、含蓄内敛,温润静穆。得境界很难。三、临楷书千字文须要注意的问题。1、看清起笔处。智永起笔的角度极其多变复杂,临习时角度一错,调整的余地就很小,
这与唐楷有很大不同。2、注意空中取势。3、注意其结字上略呈横势。4、注意研究笔势,不可纠缠细枝末节。四、结字原则赵孟頫:“结字亦须用工”。结字是每个字之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偏旁与偏旁之间的距离远近,和长短笔画相互配合的总和。这些总和与书写者的轻重快慢有关。点画呼应、重
心平稳、形态变化五、智永楷书结字智永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茂密,用笔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行意。如“乃”“服”二字,字形呈内方外圆之貌,结构严谨。六、智永楷书结构19关1、平、俯、仰与直向、背;2、线条的不均等分割方法3、多横、多竖的起笔变化;4、
关于实连、虚搭、断连、穿插的搭接方式。5、单子内的矛盾对立关系;6、弧线用笔方式;7、聚散关系;8、关于松紧的线质;9、方框式外重里轻;10、曲与直的搭配关系;11、中轴不中重心靠后;12、重心上移与下移;13、撇撑大局;14勾肩搭背
的连笔;15、外轮廓连一线;16、口部的左直右斜与下部开口;17、见缝插针;18、围墙式空间;19并笔对字产生块面感。基本要求:1.遵照科学性、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课与作业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布置作业都有具
体要求,平时作业须有一定数量定时检查,收交作业须批改或讲评。2.授课融讲课、示范、个别示范指导,点评及学生互评等于一体,做到生动、活泼、直观、有效。3.在书法教学中既注重规范、正确,还具规律性的共性方面的把握,又注重学生个性爱好,艺术风格的培养与发挥。同时注意在学习一种书
体时与其他各种书体学习之间的承接、过渡、协调。4.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楷书教学,能使学生进入高度入静专一,认真严谨的治学状态,能分析、鉴赏、临习多种楷书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说明1.课堂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
建立学习小组2.授课以示范、集中讲评为主,结合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