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八课 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教学设计2-人教版.docx,共(3)页,104.45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8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结字特点分析及练习(一)教案一、教材分析:《书法》模块教材的编排,是从教学认识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讨论书体发展的源流与赏析开始,进而转入教学书法实践训练活动。书法实践又是从点画特点分析及练习入手的。接着
到结字分析及训练,然后转入整体临摹训练,最后才是创作训练。书法是由笔法、结字、章法、墨法四要素构成。而笔法排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结字特点,所以,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结字规律,是学习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
好笔法和学生能否进入书法之门的关键所在。二、教学对象(学生)分析:据了解,目前高中学生在写字方面,钢笔字因为有经常练习书写,所以钢笔字普遍还可,当然,写得极好和极差的学生都不多。毛笔字(毛笔书法)方面情况不同,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尚可,多数欠佳,写得好的学生不
多,写得极好的学生极少。毛笔字总的来说,学生基础差,起点低,多数学生不知何为笔法、结体,不懂用笔的轻重、快慢。但相当多的学生很想学好毛笔字。所以,如果绘画与书法两个模块任由学生选学的话,结果报书法的学生会比报绘画的学生多一些的。因此,根据学生情况,我以为普通高中书法模块教学要
提高质量,一要多鼓励,适当降低难度,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二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功训练;三是要抓尖子,以点带面。搞好这些才是书法教学的根本出路。三、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汉字结字特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结字规律的掌握与训练。教学难点:掌握汉字结字的规律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四、教学目标确立:美育:通过
本节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通过对结字特点分析和训练,把字写得更加美观,富有艺术性和具有笔法美。德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体验和热爱祖国传统书法文化、书法艺术。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勇于探索、深入分析,有信心和
耐心学习的优良品质。术育:熟练掌握汉字基本的结字规律,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和基本方法,提高毛笔楷书的书写技能。五、教学方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书写练习法,教学评价法。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模式:基本知识讲授——课堂实践——书写评价(
学生)——教师概括小结八、教学过程设计:导入:首先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师)点题:结字特点分析及练习(一)(板书)提问:汉字按照结字形态可以分为哪几类?(板书)讨论: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知识点:1,汉字
从结构形态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师)(板书)例如:“人”(独体字);“认”(合体字)(板书)2,什么是独体字:独体字是指由笔画直接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整体,笔画数量少而单纯。独体字在汉字中数量虽然比较少
,但不易掌握。要写好独体字其关键在于加强笔画、笔顺的基础训练,安排好笔画的位置,把握好每个独体字的重心。独体字在汉字中往往是合体字的另一半或某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练好独体字,对于我们练习合体字非常重要。3,什么是合
体字:由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汉字是合体字。合体字在汉字中的数量比较多,远远多于独体字,结构也比较复杂。我们在书写合体字时,首先要看它是由哪些部首和结构组成的,然后再分析各个结构内部组合搭配的高低、宽窄、疏密、斜正和外部形状,以便整体把握。合体字常用的偏旁部首有几十种
,我们按照它们在字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和半包围结构五大类。授课:一、楷书独体字解析1.人、不、令:撇捺(或长点)向左右分开的角度和长短都要对称;“不”、“令”两字的竖笔要居中2.“云”、“土”两字中横画不宜过长“曰”字方框要端正例如:3.三字皆取宽
扁之势,“心”字三点位置应均匀且依次向右上提升;“之”字上部三笔要协调稳妥。4.“月”、“其”两字要端正,横画距离要均匀,“身”字上撇和中间三横应向右上微挑,为下面长撇让出位置。例如:5.“力”、“乃”二字主笔都是向左下伸展的长撇,所以其余部分应先向右上提起;“氏”字主笔为撇钩
,所以做边竖提应稍微向左下方突出。6.三字主笔皆向右伸展,所以字形重心应稍微偏左二、楷书独体字练习人、不、令、云、士、曰、心、而、之、月、其、身、力、乃、氏、大、九、長三、课堂辅导与练习(播放轻音乐)教师随堂巡视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四、学生谈心得体会随即挑选一到两张作业进行课堂展示与
点评,让作者谈谈自己的体会,主要是在书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五、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