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1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8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创造宣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2.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测有关
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二、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
),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
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1.\'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它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2.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
础上,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总结: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
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3)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总结: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
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总结: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四、小结: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
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五、课后作业1.思考文章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要求能举例说明。2.思考本文运用的主要的
表达方式,并能结合课文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