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71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34.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1课《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1课《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3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7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北冥有鱼》(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同时,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教材分析《北冥有鱼》是今年新增加的文言中考必考篇目,以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没学习过。本文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大鲲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

埃,均“有所待”的道理。(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可庄子生活在离我们遥远的战国时代,况且庄子的思想深邃玄妙,寓意深远,理解起来难度非常大。(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巩固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

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巩固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难点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六)教学策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此,我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即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自

主阅读教学。所谓自主阅读教学,并不是抹杀教师的作用。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教师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3.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

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二)新课导入本文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庄子刻画这一形象有什么目的呢?(三)师生互动教学反思庄子的思想深邃玄妙,寓意深远,具体体现在《北冥有鱼》一课中也是

如此。《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是今年新增加的中考必考篇目,课文虽不长,却比较隐晦难懂。为此,在上正课前,我已经让学生进行了预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疏通文意,这为我成功的上完这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字词的教学我能够联系前边所讲的文言文,也注意了新旧知识的归类

总结,更注意了对庄子“万物皆有所待”思想的理解。然而“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巩固。2、课件设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说疏通文意部分的对比不

明显,字体也较小。3、课上我虽然注意了努力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但缺少具体学法的指导,如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课堂生成的问题不多,而且所提的问题没有过渡语。研究了好几天,课终于上完了,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感触就是作为一个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学习、不断

的学习,要让学习伴随我们的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立语文教育教学的时代前列!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