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PPT课件2-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共(18)页,3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4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游山西村陆游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现存9300多首,是我国古代高产诗人之一。他的诗中,抗金北伐是其中心主题,(最有代表性的有《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除此之外,
还写了大量描绘山川名胜、自然风物和人民生活的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背景写于乾道三年(1167年)初春,当时作者在山阴乡下,这首诗赞美了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
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对仗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要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请客人宰鸡又杀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翻座座山过道道水,好象没了路,穿过柳阴走过花丛又是一个村。颔联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箫声鼓声此起彼伏
春社近,穿衣戴帽简单朴素古风犹存。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从今以后假如允许趁月闲游,拄着拐杖,随时都会敲你家门。首联(写农民朋友的好客习俗)“莫笑”——表现出农民的厚道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
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现在常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颈联写出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尾联不邀自来,深厚的友情。本课要点1作者——陆游(朝代、字、号)2体裁——七言律诗3内容——写农民的好客和古朴的风俗(意趣浓郁的风情画)4诗中的名句——(写景,
富有哲理)5(1)写农民朋友好客习俗的句子是?(2)写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的诗句是?(3)表现深厚友情的句子是?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读一读试比较“待到重阳日,还
来就菊花”与“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比较相同:内容上都是描写作者做客农家的情形不同:前一首《过故人庄》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后一首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
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试比较《归园田居》《游山西村》两首诗的异同可从思想内容、情感抒发、风格等几方面比较。两首诗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都选择了“一天”中农村生活的剪影,都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不同
之处:《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写了田园的劳作之乐,平淡而又富于情趣,朴素的语言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表现了诗人意诀官场、热爱田园、回归田园的意愿。《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写自己在村民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描绘了美的田
园风光,展示了农村特有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但不是决意归隐。因为诗人虽赋闲在家,但仍有志报效国家,所以仅有重游之念,而无归隐之意。诗风自然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