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2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3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3年上学期宁乡县金海中学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设计:贺佳学科组签名:教务处签名:上课时间:月日星期班级:小组:姓名:课型:新授课课题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1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请同学们在复备栏补充课堂笔记)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法指导复备一、明确
目标:5分钟1、知识链接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
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致大海》。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
,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2、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背诵这首诗。(2)理解这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3)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3、学习重点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背诵这首诗。理解这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4、学习难点培养对文
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二、自主学习:10分钟1、听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了解文学常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听读时划分好节奏、标出重音。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三、合作探究:15分钟1、诗歌的两
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四、展示提升:10分钟1、展示:依照分配的任务,依次进行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等其他组展示完毕后再质疑、答疑、评价。2、提升:有感情的背
诵全诗。五、过关检测:(根据老师的布置,认真完成)5分钟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1、独学:认真的阅读课文,开动脑筋,你一定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加油!2、对学:个人有疑问的题,标记好,并且和你的同桌或对桌小声讨论解决。3、群学:对学之后,与全组同学分享你的所
得,个别问题还有疑问的,一定要及时提出来,求助于组内同学。组长认真组织,组内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展示你们组风采,包括对问题解决,声音的清晰度、洪亮度,小组的形象、气质。加油,争当最优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