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1-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3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自主学习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导入新课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二)简介作者普希金
(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三)研读课文1、整体感知(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普希金。
整体感知精读品析展示交流反思提升作业布置与预习提纲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合作探究1、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
;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
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2)播放轻音乐,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1、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
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2、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的
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板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生活“欺骗”不要悲伤、心急积极(困境、挫折)镇静、永远向往乐观教学札记诗歌教学重在朗诵体味诗中所蕴涵的感情,但这种朗诵必须结合一定的文化功
底,若不,则会局限于表面的理解,缺少广度和深度。那麽平时如何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欠缺呢?我想首先必须老师是一个感情丰富,思想阅历很深的学者,这要求我随时随地的充电;其次利用好图书馆和书店。如何达到这一步呢?指导是前提。学生应该搜集掌握哪些资料,老师必须
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找到资料后如何取材也是老师指导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