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习题4-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2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2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习题真题汇编(一)2008年海南省爱莲说周敦颐(北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鲜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爱者甚蕃(pān)B、出淤泥而不染(xū)C、濯清涟而不妖(z
hū)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l)香远益.清益:(2)亭亭净植.植:(3)陶后鲜.有闻鲜:(4).宜.乎众矣宜: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
了作者怎样的追求?(2分)(二)(广西百色卷)200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
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三)(江苏泰州卷)200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
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
思。(2分)(1)濯.清涟而不妖()(2)日上日.妍()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出淤泥而不
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3分)句子:启迪:(四)湖北鄂州市2007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
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
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
异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样卷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
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23.
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
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参考答案】(一)2008年海南省19、D本题2分。20、(l)益―更(更加)(2)植―立(树立)(3)鲜―少(4)宜―应当(应该,当然)4分.每小题1分,写错字不给分。21.(l)(只)可以从远处观赏
,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本题4分。每小题题2分。“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每一处扣0.5分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二)(广西百色卷)20079、①多②长枝蔓10、C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三)(江苏泰州卷)200713.本题2分,每小题1分。(1)洗,洗涤。(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14.本题2分。(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
玩弄啊。(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远”或“亵玩”如果译错,扣1分;“是”译错扣1分)15.本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本题3分。写出句子得1分,写出启迪得2分(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得全分)。示例(找出其它句子,如分析有道理,也可给分):(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启迪: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3)“迨至
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启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四)湖北鄂州市2007年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⑵少⑶停止⑷合宜,适合(2分)21.C(2分)2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
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
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