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2.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2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陋室铭【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背诵并翻译课文。2、了解古代文体“铭”的基本知识,借助文体知识读懂文章。3、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情怀。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

独学,结合课本注释,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梳理翻译全文。2、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和阅读“知识链接”中的有关资料,了解相关文学常识。3、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和作者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

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

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唐朝著

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三、写作背景简介:

(知世论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

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

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四、相关知识简介:(1)诸葛庐: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庵,诸葛庐,位于河南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

。诸葛亮,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是中国儒道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是中国文人心中的偶像。为纪念他,后人在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修建了一所祠堂,是为南阳武侯祠。(2)子云亭:即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草玄亭。据《汉书杨雄传》扬雄所处的

成、哀、平三世,统治权被外戚和弄臣所篡,只有投靠他们才能青云直上,而扬雄不事谄媚,不屑逢迎,不会钻营,不愿投靠,因而“三世不徙官”。可见其品德高尚。【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指导1、通读全文,了解全文的主要

内容。2、借助课文注释和有关工具书,梳理词句意思。借助“知识链接”的内容,较深入了解全文内容。遇到疑难问题(如一些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主旨等方面的问题),要用红色笔做标记,为课堂交流作准备,大声朗读全诗,注意字音、节奏与感情。二、预习检测与基础过关班级小组姓名学号1、“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

物上用来或者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内容多简短,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2、刘禹锡,字,唐朝著名和家,颇得白居易推崇。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

时在任上写的。3、结合课文,给加点字注音德馨.()苔.痕()案牍.()鸿儒..()()西蜀.()何陋.()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苔痕上.阶绿:(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

)惟吾德馨.:(6)谈笑有鸿儒..:(7)无案牍..之劳形:5、翻译下列句子。(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理解课文,探究主旨1、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主旨句。2、陋室,意思是简陋的居室

,是刘禹锡的室名。陋室,陋室,陋在何处?点拨:抓住“陋”这一关键词,在文中找出体现“陋”的语句,并进行具体分析。3、作者为“陋室”作铭,篇末却写到“何陋之有”,为什么?点拨:先找出能具体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然后具体分析陋室不陋的

原因。【课文主旨探究小结】:这里运用了的写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生活情趣。四、当堂检测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

________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类比赞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11本文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______

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节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12、本文采用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所托之物是_____,所言之志是_______________你可以从下列的物中可以言何志:蜡烛,蜜蜂,竹子,粉笔。13.仿写课文。

交友“铭”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