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3-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6.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3-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3-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6课《古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3-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1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2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陋室铭》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德馨、鸿儒、苔痕、案牍、西蜀、调素琴等字词。掌握重点文言词,疏通文意。有节奏的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3、了解

“铭”的文体特点和托物言志的写法。【资料链接】释题并简介作者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2.刘禹锡,_____代

诗人、哲学家,字_____。洛阳人。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3.创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

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4.托物言志写法:托

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

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一、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陋.室铭.()()刘禹锡..()()德馨.()鸿儒..()()案牍.()西蜀.()2、自学课文,完成下列习题。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去尝试解释

词语翻译课文。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先在学习小组中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讨论解决。A.理解加点的词义(词类活用要指出)(1)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B、翻译句子(注

意:关键字必须翻译出来,要直译勿意义)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倒装句还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何陋之有?一.朗读文章,整体感知,疏通文意二.品读文章,读懂内容1.找出表现文章主旨的语句。2文中哪

些语句描写了“陋室”?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三.赏读文章,读明情操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2.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

”和“西蜀子云亭”?3.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4.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四.当堂背诵文中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的句子是:文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写陋室居住环境的句子:写室主交往人物的句子:写陋室日常生活的句子:以古代名贤

自比的句子:引用孔子的话作结的句子:五.找出课文中对偶句六.说一说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