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春之声圆舞曲(管弦乐)》PPT课件1-七年级下册音乐(五线谱)【苏少版】.ppt,共(14)页,2.39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4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聆听两段旋律,对比两首乐曲节奏、节拍、体裁、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春之声圆舞曲中学音乐七年级下册苏教版(2012)圆舞曲圆舞曲音译为“华尔兹”,最早出现于18世纪。圆舞曲是流传于德国、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发展而成,跳舞时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
烈、欢快。速度较快,3/4拍或3/8、6/8拍。代表人物约翰·施特劳斯,一般指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和其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因父子同名后人在其姓名前冠以“老”、“小”二字以作区分。老约翰开创了圆舞曲这种音乐体裁,规定圆舞曲的音乐结构由引
子+几首小圆舞曲+尾声构成。他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
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
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
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分别聆听A、B两段主题,用动作来表示AB双手击掌XOO|第一小圆舞曲+A+歌唱家演唱的是第几首小圆舞曲?音色音高有什么特点?花腔女高音是指美声唱法中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换言之,就是主要在高音区的炫
技演唱。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用以表现欢乐的、热烈的情绪或抒发胸中的理想。EF第二圆舞曲CD第三圆舞曲++ABA第一圆舞曲引子++尾声全曲由三首小圆舞曲组成。第一首旋律华
丽而敏捷,上下起伏,犹如扑面而来的阵阵春风;第二首旋律轻盈优雅,和第一首形成对比;第三首旋律更为灵活,具有跳荡的节奏,和前两首形成另一种对比。春之声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