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无锡景》教学设计2-七年级下册音乐(五线谱)【苏少版】.doc,共(3)页,8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3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三单元《丝竹江南》(第一课时)年级:七年级(下)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无锡景》2、欣赏器乐曲《紫竹调》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细腻婉转的声音演唱《无锡景》2、欣赏《紫竹调》,学生能了解器乐作品是如何来表现江南音乐风格的。3、通过欣赏《紫竹调》,学生能说出江南
丝竹的总体特点。4、通过学唱《无锡景》和欣赏《紫竹调》,学生能说出江南音乐的特点,并能说出这些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重点:学唱《无锡景》教学难点:学生能了解器乐作品是如何来表现江南音乐风格的课前准备:钢琴PPT一.课前音乐过渡句二、新课《无锡景》.教师循环播放《忆江南》
,提问:听到的歌曲熟悉吗?歌中的诗是谁写的?一首《忆江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笔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江南山水般秀丽柔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江南民歌《无锡景》,体会它给你带来的感受。1、教师播放歌曲提问:歌曲歌唱了
什么?(历史、风光与特点)旋律具有怎么样的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模唱歌谱注意一些特殊的符号:连音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聆听音乐思考问题学生模唱歌谱学生代表回答夲曲是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中的一首歌曲,选用这首歌意在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与本课的主题有直接的联
系。学生代表回答教师通过一些列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去欣赏,而不是随便听听,这样可以更加加深对歌曲的音响没从而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唱歌谱是为了更好地演唱歌曲。连音记号是把旋律线画出来就是一条江南的小河,蜿蜿蜒蜒过渡三.欣赏《紫竹调》附点前倚音3.教师引导学生填唱歌词提出:这首歌曲的歌词有
什么样的特点?4.教师播放音乐伴奏山清水秀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婉丽柔美的江南民间音乐,除了民歌,江南的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器乐都很丰富,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器乐曲《紫竹调》1.教师播放音乐(片段)提问:曲子中有哪些主奏乐器演奏的?教师讲解江南丝
竹并分析主旋律2.教师引导学生模唱主旋律的歌谱。3.教师播放录音将学生分为四组提问:主旋律出现了几遍?主奏乐器有什么变化?旋律出现时音符的疏密关系有什么变化?你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联想到江南人民的哪些生活场
景?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江南丝竹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江南音乐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填唱歌词学生看歌词并能说出来学生跟伴奏演唱学生聆听思考教师的问题学生模唱歌谱学生聆听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附点音符就是体现欢快跳跃的特点,这里柔和中带着俏皮前倚音唱的短而轻学生和教师指
出不足的地方师生评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补充学生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补充教师补充四、课堂总结锦绣江南,物产丰富,民间音乐更是丰富多彩,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去关注江南的其他音乐形式,领略其无穷的魅力学生倾听师生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