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八单元静电场B卷(含解析)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90.000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八单元静电场B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八单元静电场B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八单元静电场B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八单元静电场B卷(含解析).doc,共(7)页,290.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1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八单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

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9∙全国I卷)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

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绝缘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带电小球A、B(均可视为质点),已知m1=2m2,两球相距为L。当两球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时,B球的初始加速度恰好等于零。经过一段时间后,

当两球距离为L′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3∶2,则L′∶L等于()A.16∶1B.2∶1C.10∶5D.5∶103.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地显示其金属球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大

小。如图所示,A、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G为静电计,开关S闭合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使指针张开的角度变小,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A.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B.断开开关S后,增大A、B两极板的正对面积C.保持开

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D.保持开关S闭合,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4.下图为静电除尘机的原理示意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带负电的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图中虚线为电场线(方向未标)。

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荷量变化,则()A.电场线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B.图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D.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减小5.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个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的粒子从右侧垂直于等势面4向左

进入电场,其运动轨迹与等势面分别交于a、b、c三点,则()A.四个等势面电势高低关系为φ1>φ2>φ3>φ4B.该区域可能是点电荷和无限大金属平板形成的电场C.等势面4上各点场强处处相等D.粒子的运动轨迹和等势面3也可能垂直6.将一个带电荷量为

+Q的点电荷P固定在空间中的某一位置处,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B分别在该点电荷下方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轨迹均处在以P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如图所示。若A、B所带的电荷量很少,两者间的作用力可忽略不

计,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A、B所带的电荷量相等B.小球A、B运动轨迹上的各点电势分别相等C.小球A、B运动轨迹上的各点场强分别相同D.库仑力刚好提供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7.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最低点为b。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带负电B.电场力跟重力平衡C.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8.

如图,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矩形区域abcd,水平边ab长为s,竖直边ad长为h。质量均为m、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粒子,由a、c两点先后沿ab和cd方向以速率v0进入矩形区(两粒子不同时出现在电场中)。不计重

力。若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则v0等于()A.22sqEmhB.2sqEmhC.24sqEmhD.4sqEmh9.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电势

为0)移到C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再将Q1从C点沿CB移到B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A.Q1移入之前,C点的电势为WqB.Q1从

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C.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D.Q2在移到C点后的电势能为-4W10.(2019∙全国II卷)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

用下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点,则()A.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在M、N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D.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11.如图所示,BCD为竖直平

面内固定、光滑且绝缘的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C为轨道最低点,BD连线下方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B点正上方距B为1.5R的A点自由下落,恰从B点进入轨道(进入B点

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小球能通过轨道上的C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电荷量保持不变,则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可能为()A.0B.gRC.3gRD.4gR12.(2019∙全国III卷)如图,电荷量

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13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下端固定一绝缘轻弹簧,M点固定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Q,整个装置处于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现把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P从N点由静止释放,释放后P

沿着斜面向下运动。N点与弹簧的上端和M的距离均s0,PQ以及弹簧的轴线ab与斜面平行。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和点电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0,静电力常量为k,则()A.小球P返回时,不可能撞到小球QB.当弹簧的压缩量为0sinqEmgk时,小球P的速度最大C.小球P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其电势能

一定减少D.小球P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20sin/qEmgkqsm二、(本题共4小题,共4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8分)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水平固定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杆的M端固定一个带负电小球A,所带的电荷量大小为Q;带负电的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所带的电荷量大小为q,质量为m。现

将小球B从杆的N端由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向M端运动,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B对细杆的压力大小;(2)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3)小球B速度最大时离M端的距离。15.(10分)如图所示,在方向水平向右、场强大小E=60

00N/C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光滑的绝缘平面。一根绝缘细绳两端分别系有带电滑块甲和乙,甲的质量m1=2×10-4kg,带电荷量q1=2×10-9C;乙的质量m2=1×10-4kg,带电荷量q2=-1×10-9C。开始时细绳处于拉直状态,两滑块放在平面上。现由静止释放两滑块,t=3s时细绳

突然断裂,不计滑块间的库仑力。求:(1)细绳断裂前两滑块的加速度;(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乙的电势能增量的最大值。316.(13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中,热电子由阴极O飞出时的初速度忽略不计,电子发射装置的加速电压为U0,电容器极

板长l=10cm,板间距离d=10cm,下极板接地,电容器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L=10cm。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接有交变电压,上极板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每个电子穿过平行板的时间都极短,可以认为电子穿过平行板的过程中电压是

不变的。(1)在t=0.06s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何处?(2)荧光屏上有电子打到的区间有多长?17.(17分)如图所示,质量m=1.0kg、带电量q=-4×10−3C的小球用长度l=0.8m的不可伸长的

绝缘轻质细线悬吊在O点,过O点的竖直线右侧有竖直向下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5×103N/C。现将小球拉至A处,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现由静止释放小球,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细线始终未被拉断。已知cosθ=0.75,取

重力加速度g=10m/s2。(1)求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第一次进入电场时做什么运动?小球第一次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多大?(结果可以保留根号)(3)求小球每次离开电场前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大小。41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B)卷第八单元答案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

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答案】D【解析】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

带同种电荷,A、B错误;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2.【答案】B【解析】两球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时,B的初始加速度恰好等于零,则B球所受库仑力沿斜面向上,A球所受库仑力沿斜面向下,A的初始加速度沿斜面向下,A、B之间的库仑力F=m2gsin

α,一段时间后A、B两球间的距离增大,库仑力减小,B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所以加速度a2方向应沿斜面向下,设两球距离为L′时A、B间的库仑力为F′,则a2=m2gsinα-F′m2,a1=m1gsinα+F′m1,因a1a2=32,m1=2m2,得F′=0.25m2gsi

nα,因F′∶F=1∶4,所以L′∶L=2∶1,故A、C、D错误,B正确。3.【答案】B【解析】断开开关,电容器带电荷量Q不变,将A、B分开一些,则间距d增大,根据C=εrS4πkd知,电容C减小,根据C=QU知,电势差增大,指针张角增大,故A错误;断开开关,电容器带电荷量Q不变,

增大正对面积,根据C=εrS4πkd知,电容C增大,根据C=QU知,电势差U减小,指针张角减小,故B正确;保持开关闭合,不论使A、B两板靠近些,还是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都不变,则指针张角不变,故C、D错误。4.【答案】D【解析】带负电的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

积,说明电场线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图中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选项A、B错误;由于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电场为非匀强电场,尘埃所受电场力不是恒力,所以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变加速运动,选项C错误;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选项D正确。5.【答案】B【

解析】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指向轨迹凹侧,由于粒子带负电,因此c处电场线指向左上方,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φ1<φ2<φ3<φ4,故A错误;由图可知,粒子做曲线运动,其受力的方向不断变化,所以粒子的运动轨迹和等势面3不可能垂直,故D错误;该电场上、下对称,该区域可能是点电荷和无限大金属平板形成

的电场,故B正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所以等势面4上各点的场强不是处处相等的,故C错误。6.【答案】B【解析】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B分别在P下方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轨迹均处在以P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所需向心力由重力和库仑力的合力提供,

选项D错误;在竖直方向,设小球和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有kQqr2cosθ=mg,由于两小球轨道不同,θ不同,但所受的重力相等,所以小球A、B所带的电荷量不相等,选项A错误;小球A、B运动轨迹上的各点电势分别相等,场强大小分别相等,但方向不同,B正确,C错误。7.【答案】

B【解析】据题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细绳的拉力,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则知小球带正电,故选项B正确,A错误;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小球的电势能增大,故选项C错误;由

于电场力做功,所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D错误。8.【答案】B【解析】由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根据对称性,两粒子的轨迹相切点一定在矩形区域的中心,并且两粒子均做类平抛运动,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可得,在水平方向上:02svt;在竖直方向上:2211222hEqattm

,联立以上两式可求得:02sqEvmh,故选B。9.【答案】ABD【解析】由题意可知,C点的电势为pCEWqq,故A正确;由于B、C两点到A点(+q)的距离相等,所以B、C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Q1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0,故B正确;由于B

、C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当在B点固定Q1后,C点的电势为2Wq,所以Q2从无穷远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22(0)4WWqUqWq,故C错误;由于C点的电势为2Wq,所以电势能为p4EW,

故D正确。10.【答案】AC【解析】若电场中由同种电荷形成即由A点释放负电荷,则先加速后减速,故A正确;若电场线为曲线,粒子轨迹不与电场线重合,故B错误。由于N点速度大于等于零,故N点动能大于等于M点动能,由能量守恒可知,N点电势能小

于等于M点电势能,故C正确;粒子可能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11.【答案】BCD【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球运动到C点的向心力等于重力、电场力和轨道支持力的合力,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小球能通过轨道上的C点,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最2后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C、D正确。12.【答案】BC【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b的电势大于a的电势,故A错误,把负电荷从a移到b,电势能减少,故D错误;由对称性和电场的叠加原理,可得出a、b的合电场强度大小

、方向都相同,故B、C正确。13.【答案】AD【解析】由题意知,小球P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qE及重力做正功,库仑引力做负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qE与重力均做负功,库仑引力做正功,根据能量守恒,小球返回时不可能撞到小球Q,故A正确;当合外力为零时,速度最大,即弹力2020sin(2

)qkxqEmgksx,则22000sin(2)qEmgkqxksxk,故B错误;小球P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qE做正功,库仑力做负功,21(sin)02qEmgFsmv,不能确定(qE

-F)s是否为正,故电势能的变化不确定,故C错误;在N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0sinqqEmgkmas,所以220sin/qEmgkqsam,故D正确。二、(本题共4小题,共4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

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解析】(1)小球B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故:FN=qEcosθ+mg。(2分)(2)小球B开始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qEsinθ-kQqL2=ma(2分)解得:a=Eqsinθm-kQqmL2。(1分)(3)当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设此时小球B离M端的距离为x,有:qEsinθ=kQqx2(2分)解得:x=kQEsinθ。(

1分)15.【解析】(1)对甲、乙整体分析,有F合=q1E+q2E=(m1+m2)a0(2分)解得a0=0.02m/s2(1分)(2)当乙发生的位移最大时,乙的电势能增量最大,细绳断裂前,甲、乙发生的位移均为s0=12a0t2=12×0.02×32m=0.09m(1分)此时甲、乙

的速度均为v0=a0t=0.02×3m/s=0.06m/s(1分)细绳断裂后,乙的加速度变为a乙′=q2Em2=-1×10-9×6×1031×10-4m/s2=-0.06m/s2(1分)从细绳断裂到乙的速度为零,乙发生的位移s乙′=0-v202a乙′=0-0.0

622×(-0.06)m=0.03m(1分)整个运动过程乙发生的位移s乙max=s0+s乙′=0.09m+0.03m=0.12m(1分)此时乙的电势能增量ΔEp=|W乙|=|q2E|s乙max=1×10-9×6×103×0.12J=7.2×10-7J。(2分)16.【解析】(1)设电子经电压

U0加速后的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得:eU0=12mv20(1分)设偏转电场的场强为E,则有E=Ud(1分)设电子经时间t0通过偏转电场,偏离中心轴线的侧向位移为y,则:在沿轴线方向上,有:t0=lv0(1分)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有:a=eEm

(1分)y=12at20=eUl22mdv20=Ul24U0d(1分)设电子通过偏转电场过程中产生的侧向速度为vy,偏转角为θ,则电子通过偏转电场时,有vy=at0tanθ=vyv0(2分)电子在荧光屏上偏离O′

点的距离Y=y+Ltanθ=Ul2U0dl2+L(1分)由题图知,t=0.06s时,U=1.8U0(1分)代入数据得Y=13.5cm故打在屏上的点为O′点上方13.5cm处(1分)(2)由题知电子

偏移量y的最大值为d2,所以当偏转电压超过2U0时,电子就打不到荧光屏上了当U=2U0时,解得Y=15cm(2分)所以荧光屏上电子能打到的区间长为2Y=30cm。(1分)17.【解析】(1)小球从图示位置

到达最低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代入数据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2)由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小球先做类平抛运动,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3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联立并代入数据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即小球恰好处于水平位置时细线张紧,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细线张紧瞬间,小球水平速度立即变为零,以竖直分速度作为初始速度做圆周运动,则由细线

张紧位置到第一次离开电场时,由动能定理得: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代入数据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3)小球第一次离开电场到达最低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解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由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故此后

绳张紧有拉力,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设小球第n次经过最高点时速度为vn,由动能定理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解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联立解得: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1分)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