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6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18讲动量定理练习(含解析).doc,共(9)页,120.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1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8讲动量定理[解密考纲]主要考查动量定理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运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分析较复杂的运动过程等.1.(2019·西安长安区一中高三质量检测)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
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B.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C.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过程Ⅱ中钢
珠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A解析过程Ⅱ中,钢珠受重力和阻力作用,所以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与过程Ⅱ中重力冲量大小的和,故选项A错误;过程Ⅰ中钢珠只受重力,故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故选项B正确;在整个过程中,钢珠动量的变化量为零,
由动量定理可知,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故选项C正确;在整个过程中,钢珠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故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动量改变量的大小,而过程Ⅰ中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故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
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故选项D正确.2.(2019·重庆高三学业质量调研)为了研究小球由静止释放后撞击地面弹跳的规律,小俞同学利用运动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vt图象,小球质量为0.6kg,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由图可知()A.横坐标每一小格
表示的时间是1sB.小球下落的初始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3.6mC.小球第一次反弹的最大高度为1.25mD.小球第一次撞击地面时地面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66NC解析小球下落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则由图知,落地时
速度为6m/s,故用时t=610s=0.6s,图中对应6个小格,故每一小格表示0.1s,选项A错误;小球下落的初始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h=12×10×(0.6)2m=1.8m,选项B错误;第一次反弹后加2速度也为g,为竖直上抛运动,由图可知,
最大高度为h=12×10×(0.5)2m=1.25m,选项C正确;设向下为正方向,由图可知,碰撞时间约为0.1s,根据动量定理可知mgt-Ft=mv′-mv,代入数据解得F=72N,选项D错误.3.(2019·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
)(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P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小滑块Q位于木板P的最右端,木板P与小滑块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板P与小滑块Q质量相等,均为m=1kg.用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动木板P加速运动1s后将其撤
去,系统逐渐达到稳定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P与小滑块Q所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增加量等于拉力F的冲量B.拉力F做功为6JC.小滑块Q的最大速度为3m/sD.整个过程中,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3JACD解析对系统由动量定理Ft=mvP+mvQ=2mv共,即木板P与小滑块Q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增量一定等于拉力F的冲量,选项A正确;若木板P与小滑块Q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则拉力F不能超过μmgm·2m=4N,拉力F为6N,大于4N,故
二者发生相对滑动,对木板P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解得a=4m/s2,1s内木板P的位移x=12at2=2m,拉力F做功W=Fx=12J,选项B错误;二者共速时,小滑块Q的速度最大,Ft=2mv共,解得v共=3m/s,选项C正确;整个过程中,对系统由能量守恒
可知W=12·2mv2共+Q,解得Q=3J,选项D正确.4.(2019·山东乐陵一中高三一轮复习检测)(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得力F和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则()A.物体的质量m=0.5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C.0~3s内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1JD.0~3s内拉力F的冲量大小为6N·s3AD解析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知道在2~3s的时间内,物体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N,在1~2s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故a=2-01m/s2=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f=ma,所以m=F-Ffa=3-22kg=0.5kg,选项A正确;由Ff=μFN=μmg,所以μ=Ffmg=20.5×10=0
.4,选项B错误;在第1s内物体没有运动,物体在第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12at2=12×2×12m=1m,第3s内做匀速运动位移x2=vt=2×1m=2m,推力F做功W=F1x1+F2x2=3×1J+2×2J=7J,选项C错误;
0~3s内拉力F的冲量大小I=F1t1+F2t2+F3t3=(1×1+3×1+2×1)N·s=6N·s,选项D正确.5.(2019·四川棠湖中学高三月考)(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在地面上、由同种金属细杆制成的正方形
框架,框架任意两条边的连接处平滑,A、B、C、D四点在同一竖直面内,BC、CD边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让套在金属杆上的小环从A点无初速释放.若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1,重力的冲量为I1;小环从
A经D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2,重力的冲量为I2.则()A.W1>W2B.W1=W2C.I1>I2D.I1=I2BC解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l,经AB段和CD段摩擦力做负功,大小为μmglcosβ,经BC段和AD段摩擦力做负功,大小为μmglcosα,W1=W2,
选项A错误,B正确;小环从A经B滑到C点和从A经D滑到C点过程中路程相等,到达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设AB段加速度为a1,a1=gsinβ-μgcosβ,AD段加速度为a2,a2=gsinα-μgcosα,则a1<a2,B点速度vB=2a1l,
D点的速度vD=2a2l,vD>vB,所以A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所用时间大于从A经D滑到C点所用的时间,根据I=mgt,I1>I2,选项C正确,D错误.6.(2019·重庆合川区四校高三联考)下列运
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不相等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A解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指向圆心,合外力为变力,据动量定理可得,合外力为变力时,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不相等.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所
受合外力为恒力,据动量定理可得,合外力为恒力时,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综上所述,4任意相等时
间内,物体动量变化不相等的是选项A.7.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从足够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3t0时刻物块又返
回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3mgt0·cosθB.物块从t=0时刻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为32mv0C.斜面倾角θ的正弦值为5v08gt0D.不能求出3t0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C解析物块从开始运动
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IG=3mgt0,故选项A错误.上滑过程中物块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上滑和下滑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有v02t0=v2·2t0,解得v=v02,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过
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为Δp=m(-v)-mv0=-32mv0,故选项B错误.上滑过程中有-(mgsinθ+μmgcosθ)·t0=0-mv0,下滑过程中有(mgsinθ-μmgcosθ)2t0=m·v02-0,解得sinθ=5v08gt0,故选项C正确.3t0时间内,物块受力为重力、支持力
、摩擦力,从底端出发又回到底端,高度不变,重力做功为零;支持力始终与速度垂直,不做功;摩擦力始终与速度反向,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动能变化量,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摩擦力所做负功大小相等,所以能求出,W=12
mv20-12mv2=38mv20,故选项D错误.8.(2019·廊坊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联考)(多选)一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跳起,经t=0.2s以大小为1m/s的速度离开地面
,重力加速度g=10m/s2.在这0.2s内()A.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180N·sB.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60N·sC.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零D.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30JAC解析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化v,以向上为正方向,
由动量定理可得I-mgΔt=mv-0,故地面对人的冲量为I=mv+mgΔt=60×1+600×0.2=180N·s,故选项5A正确,B错误;人在跳起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在跳起过程中,在支持力方向上没有位移,地
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不做功,故选项D错误,C正确.9.(2019·山西榆社高三联考)首型国产大型客机C919降落后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瞬间如图所示,若该飞机在某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在该过程中,客机C919的()A.位移变化与时间成正比B.动能变化与时间成正比C.动量变化与时
间成正比D.合外力做功与时间成正比C解析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x=v0t+12at2,位移和时间成二次函数的关系,选项A错误;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成线性关系,即v=v0+at,动能Ek=12mv2=12m(v0+at)
2,动能的变化ΔEk和时间t不成正比,选项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F合·t=Δp,由于飞机匀减速,则F合为恒力,故动量的变化量Δp和时间t成正比,选项C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由B可知,W合与时间t不成正比,选项D错误.10.(2019·开封高三定位考
试)(多选)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1.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分别与A和地面相连,开始时A、B离地高度相同.现从P处剪断轻绳,则在B落地前瞬间()A.A、B动量大小之比为5∶1B.A、B动量大小之比为5∶2C.以地面为
零势能面,A、B机械能之比为5∶1D.以地面为零势能面,A、B机械能之比为1∶1BC解析设剪断细线前两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剪断细线后,B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地面的时间t=2hg,B的速度为vB=2g
h,A沿斜面加速下滑,加速度为aA=gsin30°=0.5g,则当B落地时A的速度为vA=aAt=12g2hg=gh2,则vAvB=12,A、B动量大小之比6pApB=mAmBvAvB=51×12=52,故选项A错误,B正确;A、B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此时的
机械能等于刚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零势能面,A、B机械能之比EAEB=5mghmgh=51,故选项C正确,D错误.11.(2019·吉林高三调研)(多选)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s内受到2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s内受到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0~2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9JB.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4WC.第1s内与第2s内质点动量增加量的比值是54D.第1s内与第2s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BD解析设1s末、2s末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动量定理Ft=mv-
mv0得,第1s内有2×1=1×v1-0,得v1=2m/s;第2s内有1×1=v2-2,得v2=3m/s,0~2s内由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功为W=12mv22=12×1×32J=4.5J,故选项A错误;0~2s内平均功率为P=Wt=4.52W=
94W,故选项B正确;由动量定理可知Δp=Ft,故有Δp1Δp2=2×11×1=21,故选项C错误;第1s内与第2s内动能增加量比值为12mv2112mv22-12mv21=45,故选项D正确.12.(2019
·四川遂宁高三一诊)(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ABC凹槽(为光滑圆槽的一部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B为最低点,BC为14圆弧,OA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其右侧紧贴竖直墙壁PQ.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D处水平抛出,同时将ABC凹槽锁定在地面上,小物块恰好从
A点无碰撞的射入凹槽,当其到达B点时解除锁定,小物块刚好能达到C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A.从D点抛出的初速度为v0=gR2,D点距A点高度差为h=3R8B.小球第一次过B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
为2mgC.小球从C点到B点过程中,竖直墙壁对槽的冲量为I=m2gR,方向水平向左D.小球从C到B向A运动的过程中,以小球、槽ABC作为一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AC解析小物块恰好从A点无碰撞的射入凹槽,即小球进入凹槽时的速度方向与凹槽相切
,将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可知,v=2v0,从A到C应用能量守恒可知,12m(2v0)2=mgR·sin30°,解得v0=gR2,从D到A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h=12m(2v0)2-12mv20,解得h=3R8
,故选项A正确;从A到B应用动能定理mgR(1-sin30°)=12mv2B-12mv2A,在B点由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可得,FN-mg=mv2BR,由以上两式解得FN=3mg,故选项B错误;小球到B点时的速度为vB=2gR,根据动量定理可得I=mvB-0=m2gR,故选项C正确;
小球从C到B向A运动的过程中,以小球、槽ABC作为一个系统,由于没有摩擦,所以机械能守恒,但在小球从C到B过程中,墙壁对槽有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所以系统外力之和不为零,动量不守恒,故选项D错误.13.(2019·哈尔滨三中高三调研)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在某次比赛中,认为运动
员越过横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4.05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s.已知运动员质量m=65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撑杆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求软垫对运动员平
均作用力的大小.解析运动员越过横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故根据v2=2gh,可得接触软垫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9m/s;设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可得(F-mg)t=0-(-mv),解得F=mvt+mg=1300N.答案1300N14.(2019·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如图所示,倾
角为θ的足够长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有一垂直斜面的挡板,A、B两物体质量均为m,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放在斜面上,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2mgsinθ(g为重力加速度),经过
作用时间t,B刚好离开挡板,若不计空气阻力,求:(1)刚施加力F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8(2)B刚离开挡板时,A的速度大小;(3)在时间t内,弹簧的弹力对A的冲量IA.解析(1)刚施加力F的瞬间,弹簧的形变不发生变化,有F弹=mgsinθ,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对A有F+F弹-mgsinθ=ma,解得a=2gsinθ.(2)由题意可知,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压缩量为x1=mgsinθk;当B刚要离开挡板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x2=mgsinθk=x1,此时其弹性势能与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相等;从弹
簧压缩到伸长的过程,对A由动能定理(F-mgsinθ)(x1+x2)+W弹=12mv2A,W弹=ΔEp=0,解得vA=2gsinθmk.(3)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对A由动量定理(F-mgsinθ)t+IA=mvA-0,解得IA=mgsinθ2mk-t.答案(1)2gsi
nθ(2)2gsinθmk(3)mgsinθ2mk-t15.(2019·武汉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调研)一颗子弹水平地穿过两个前后并排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木块.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设子弹穿过两木
块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1和t2.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为恒力Ff,问子弹穿过两木块后,两木块各以多大的速度运动?解析设子弹穿过木块m1时m1、m2的速度为v1,由动量定理Fft1=(m1+m2)v1,解得v1=Fft1m1+m2;
设子弹穿透木块m2时,m2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定理Fft2=m2(v2-v1),解得v2=Fft1m1+m2+Fft2m2.答案v1=Fft1m1+m2v2=Fft1m1+m2+Fft2m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