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七单元动量A卷(含解析)

DOC
  • 阅读 2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73.000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七单元动量A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七单元动量A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七单元动量A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七单元动量A卷(含解析).doc,共(7)页,17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0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七单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

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有关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一定改变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C.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机械能守恒,则动

量一定守恒D.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动量守恒,则机械能一定守恒2.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关于物体受到的冲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的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反B.物体上升阶

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相等C.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小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D.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动量变化的方向向下3.(2019∙全国I卷)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

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N,则它在1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kgB.1.6×103kgC.1.6×105kgD.1.6×106kg4.如图所示,一

小车停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一人持枪向车的竖直挡板连续平射,所有子弹全部嵌在挡板内没有穿出,当射击持续了一会儿后停止,则小车()A.速度为零B.将向射击方向做匀速运动C.将向射击相反方向做匀速运动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静止在光

滑水平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固定在小车上的杆用长为l的轻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将小球拉至水平右端后放手,则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A.mlMmB.MlMmC.2mlMmD.2MlMm6.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

上的A、B两个小木块中间夹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轻弹簧被放开时,A、B两个小木块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落在地面上.若mA=3mB,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若轻弹簧对A、B做功分别为W1和W2

,则有W1∶W2=1∶1B.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速度变化量之和为零C.若A、B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Δp1和Δp2,则有Δp1∶Δp2=1∶1D.若A、B同时离开桌面,则从释放轻弹簧开始到两木块落地的这段时间内,A、B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1∶37.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

m的物体上,如图所示,由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较大,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B.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cosθC.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D.重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mgt8.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t=0时其速度大小为0,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N,则()A.t=6s时,物体的速度为18m/sB.在0~6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324JC.在0~6s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48N∙sD.t

=6s时,拉力F的功率为200W9.如图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

。经过时间t,小车运动的位移为s,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则()A.此时物块的动能为(F-f)(s+l),动量为(F-f)tB.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s+l),动量为ftC.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sD.这一过程中,物

块和小车产生的内能为fl10.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木块,现有质量为m0的子弹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立刻留在木块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射入木块

之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2B.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速度大小为000mvMmC.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绳子拉力等于0()MmgD.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0()Mmmg

二、(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5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

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

。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1)安装器材时要注意:固定在桌

边上的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沿方向。(2)某次实验中,得出小球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单位是cm),P′、M、N分别是入射小球在碰前、碰后和被碰小球在碰后落点的平均位置(把落点圈在内的最小圆的圆心),则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质量之比为m1∶m2=。12.(8分)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闪光照相进

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1)实验要求研究两滑块碰撞时动能损失很小和很大等各种情况,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应选图中的________,若要求碰撞动能损失最小则应选图中的________。(均选填“甲”或“乙”,甲图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

泥)(2)某次实验时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80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cm处.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

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________时刻,A、B两滑块质量比mA∶mB=________。13.(10分)如图所示,质量m1=2kg的小球用一条不可伸长的轻

绳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悬点O上,绳子长度l=0.5m。将小球拉至绳子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53°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最低点时,与一质量m2=1kg的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很短。之后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s

=0.4m的距离后停下。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1)碰前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2)碰后瞬间小球和物块的速度大小。13.(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

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kg,其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kg。现对A施加一个大小为10N、水平向右的恒力F,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

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A、B粘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过0.6s,二者的速度达到2m/s。求:(1)A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v;(3)A的上表面长

度l。315.(12分)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2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θ。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冲上斜面过程中机械能损失。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顶端。(1)求

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2)如果斜面不固定,求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3)如果斜面不固定,求小物块再离开斜面后小物块和斜面的速度。13.(15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mB=3m的A、B两物体放置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中A物体紧靠光滑墙壁,A、B两物体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对B物体缓慢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使A、B两物体之间弹簧压缩到最短并锁定,此过程中,该力做功为W0。现突然撤去外力并解除锁定,(设重力加速度为g,A、B两物体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弹

簧在弹性限度内)求:(1)从撤去外力到A物体开始运动,墙壁对A物体的冲量IA大小;(2)A、B两物体离开墙壁后到达圆轨道之前,B物体的最小速度vB是多大;(3)若在B物体获得最小速度瞬间脱离弹簧,从光滑圆形轨道右侧小口进入(B物体进入后小口自动封闭组成完整的圆形轨道)圆形轨道,要使B物体不脱离圆

形轨道,试求圆形轨道半径R的取值范围。1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A)卷第七单元答案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答案】B【解析】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不一定改变,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选项A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则速度发生变化,根据P=mv知,动量一定改变。故B正确。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机械能守恒

,则动量不一定守恒,例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选项C错误;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动量守恒,则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非弹性碰撞,故D错误.2.【答案】D【解析】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空气的阻力的方向向下,则:1mgfam=;下降的过程中空气的阻力方向向上,则:1-mgfam=<a1,由于下

降的过程中的位移等于上升过程中的位移,由运动学的公式可知上升的时间一定小于下降过程中的时间。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的重力的方向都向下,所以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同。故A错误;物体上升阶段的时间小,所以物体上升阶段物体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小于下降阶段受到

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故B错误;物体上升阶段的时间小,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大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故C错误;物体的初速度的方向向上,末速度的方向向下,所以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动量变化的方向向下。故D正确。3.【答案】B【解析】设该发动机在ts

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m,根据动量定理,Ft=mv,可知,在1s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301.610mFmtvkg,故选B。4.【答案】A【解析】整个系统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动量守恒,由于初动量为零,因此当子弹向右飞行时

,车一定向左运动,当子弹簧向入档板瞬间,车速度减为零,因此停止射击时,车速度为零,A正确。5.【答案】C【解析】当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满足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开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所以水平方向任意时刻m与M的动量等大反

向;以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20mvMv„①,①式两边同时乘以t解得:120mvtMvt,即:mS1=MS2„②;小球和小车共走过的距离为2L,有:S1+S2=2l

„③,由②③解得:22mlSMm,故C正确,ABD错误。6.【答案】D【解析】弹簧弹开物体过程中,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BvB=0,则速度之比vA∶vB=1∶

3,根据动能定理得,轻弹簧对A、B做功分别为W1=12mAv2A,W2=12mBv2B,联立解得W1W2=1∶3,故A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动量变化量之和为零,即mAΔvA+mBΔvB=

0,可得ΔvA+ΔvB≠0,故B错误;A、B离开桌面后都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由动量定理得,A、B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Δp1=mAgt,Δp2=mBgt,所以Δp1∶Δp2=3∶1

,故C错误;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由x=v0t知,t相等,又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时,vA∶vB=1∶3,则A、B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1∶3,故D正确。7.【答案】ACD【解析】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IF=Ft,故A正确

,B错误;由于物体没有被拉动,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的冲量也为零,故C正确;重力对物体的冲量为IG=mgt,故D正确。8.【答案】ABC【解析】根据△v=a△t可知a-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

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增量,则在t=6s时刻,物体的速度601(24)618m/s2vvv,A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2k610324J2WEmv合,B正确;根据动量定理60mvIft

,代入数据,解得拉力冲量:48NsI,C正确;t=6s时,拉力F的大小:6Ffma,10NF。所以拉力功率:6180WPFv,D错误。9.【答案】AD【解析】对物块分析,物块的位移为l+s,

根据动能定理得,(F-f)(l+s)=12mv2-0,则知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l+s)。由动量定理:(F-f)t=mv,则物块的动量为(F-f)t,故A正确;小车的位移为s,因此根据动能定理有kEfs车,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对小车动量定理有=pft

车,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得,外力F做的功转化为小车和物块的机械能和摩擦产生的内能,则有:F(l+s)=△E+Q,则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E=F(l+s)-fl,故C错误;系统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大小为fl,故D正确。10.【答案】BD【解析】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

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A错误;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可得000()mvmMv,000mvvmM,B正确;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速度大小为000mvmM,圆环没有移动,根据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构成可知200()()vTmMg

mML,C错误;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等于T+mg,大于0()Mmmg,D正确。2二、(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

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答案】(1)水平(2分)(2)4∶1(3分)【解析】(1)为保证小球滚落后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沿水平方向。(2)由碰撞过程中mv的乘积总量守恒可知m1·OP′t=m1·OMt+m2·ONt(t为运动时间),

代入数据可解得m1∶m2=4∶1。12.【答案】(1)乙甲(2)2.5T2∶3(每空2分)【解析】(1)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则需两滑块碰撞后结合在一起,故应选图中的乙;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小,则应使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即选图中的

甲。(2)由图可知,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cm处,第二次A在x=30cm处,第三次A在x=50cm处,碰撞在x=60cm处。从第三次闪光到碰撞的时间为T2,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2.5T时刻。设碰前A的速度大

小为v,则碰后A的速度大小为v2,B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Av=-mA·v2+mB·v,解得mAmB=23。13.【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可知:21101(1cos)2mglmv(2分

)解得:v0=2m/s(2分)(2)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碰后物块的速度满足:2222102mgsmv(2分)又小球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可得:m1v0=m1v1+m2v2(2分)解得:v1=1m/s,v2=2m/s。(2分)13.【解析】(

1)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a(2分)解得:a=2.5m/s2。(1分)(2)对A、B碰撞后共同运动t=0.6s后速度达到v′=2m/s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A+mB)v′-(mA+mB)v(2分)解得:v=1m/s。(1分)(3)设

A、B发生碰撞前A的速度为vA,对A、B发生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vA=(mA+mB)v(1分)A从开始运动到与B发生碰撞前,由动能定理有:Fl=12mAv2A(2分)解得:l=0.45m。(1分)1

5.【解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212mghmv(2分)解得:2vgh(1分)(2)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M+m)v共(2分)对小物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11()22mvMmvmgh共(2分)联立解得

:23hh(1分)(3)设小物块再离开斜面后小物块和斜面的速度分别为v1、v2,对小物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212111222mvmvMv(1分)对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mv1+Mv2(1分)解得:123ghv,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分

)2223ghv,与初速度方向相同(1分)13.【解析】(1)设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B的速度为vB0,由能量守恒有:W0=32mvB02(1分)解得:vB0=2W03m此过程中墙壁对物体A的冲量大小等于弹簧对物体A的冲量大小,也等于弹簧对物体B的冲量大小,有:IA=3mvB0=

6mW0。(2分)(2)当弹簧恢复原长后,物体A离开墙壁,弹簧伸长,物体A的速度逐渐增大,物体B的速度逐渐减小。当弹簧再次恢复到原长时,物体A达到最大速度,物体B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此过程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有:3mvB0=mvA+3m

vB(2分)12×3mvB02=12mvA2+12×3mvB2(2分)解得:vB=12vB0=W06m。(1分)(3)若物体B恰好过最高点不脱离圆形轨道,物体B经过最高点时,有:12mBvB2=12mBv12+mBg·2R(1分)mB

g=mBv12R(1分)解得:R=W030mg,所以R≤W030mg(2分)若物体B恰好能运动到与圆形轨道圆心等高处,有:12mBvB2=mBgR(1分)3解得:R=W012mg,所以R≥W012mg。(2分)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