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二轮实验复习课件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含解析).ppt,共(64)页,2.481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0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实验探究课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解读·核心探究实验热点·各个击破栏目导航随堂练·知能提升[实验目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只有重力作用下的物体机械能守恒.[实验原理]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若物体某时刻
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12mv2,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2.计算打第n个点速度的方法:测出第n个点与相邻前后点间的距离xn和xn+1,由公式vn=xn+xn+12T
或vn=hn+1-hn-12T算出,如图所示.[实验器材]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用12mv2n=mghn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若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mm,这是由于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2)用12mv2B-12mv2A=mgΔh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
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为2mm就无关紧要了,所以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数据处理]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代入ghn和12v2n,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情况下,ghn=12v2n,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
.(1)任取两点A、B,测出hAB,算出ghAB;(2)算出12v2B-12v2A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情况下,若ghAB=12v2B-12v2A,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
各点速度的二次方v2,然后以12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12v2-h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误差分析]1.本实验中因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各种阻力(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k稍小于重力
势能的减少量ΔEp,即ΔEk<ΔEp,这属于系统误差.改进的办法是调整器材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2.本实验的另一个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属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办法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测量完,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注意事项]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
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2.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4.纸带长度应选用60cm左右为宜,应选用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5.速度不能用vn=gtn或vn=2ghn计算,
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n=gtn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
h,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n=12gt2n或hn=v2n2g计算得到.[实验改进]1.物体的速度可以用光电计时器测量,以减小由于测量和计算带来的误差.2.整个实验装置可以放在真空环境中操作,如用
牛顿管和频闪照相进行验证,以消除由于空气阻力作用而带来的误差.3.可以利用气垫导轨来设计该实验,以减小由于摩擦带来的误差.4.为防止重物被释放时的初速度不为零,可将装置改成如图所示形式,剪断纸带最上端,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热点一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典例1]某
课外活动小组用竖直上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某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读数如图甲所示,小球直径为mm.(2)图乙所示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小球通过A的时间为2.55×10-3s,小球通过B的时间为5.15×10-3s,由此可知小球
通过光电门A、B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中vA=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B间的距离h,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只需比较和是否相等,就可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解析:(1)游
标卡尺的读数为d=10mm+4×120mm=10.20mm.(2)由于光电门非常窄,所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等于通过其的瞬时速度,故有vA=dtA=10.20×10-3m2.55×10-3s=4.0m/s.(3)
如果机械能守恒,则有-mgh=12mv2B-12mv2A,即-gh=12v2B-12v2A,所以只需要比较gh和12v2A-12v2B是否相等.答案:(1)10.20(2)4.0(3)ghv2A2-v2B21.如图甲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是.A.刻度尺B.秒表C.多用电表D.交流电源(2)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
骤中,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A.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B.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C.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3)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A、B、C、
D、E,测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用x1、x2、x3、x4及f表示).乙解析:(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外,测量需要刻度尺、交流电源.(2)该实验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应先接通电源,后
释放纸带,故选A、C.(3)由Δx=aT2得:a=x3+x4-x1-x24T2=x3+x4-x1-x2f24.答案:(1)AD(2)AC(3)x3+x4-x1-x2f24热点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典例2]
(2018·江苏天一中学高考考前热身卷)(1)某同学想利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滑块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该同学认为只要将摩擦力平衡掉就可以了.你认为该同学的想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2)另一同学用一倾斜的固定气垫导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如图乙所示,质量为m1的滑块(带遮光条)放在A处,由跨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绳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导轨B处有一光电门,用L表示遮光条的宽度,x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θ表示气垫导轨的倾角,g表示当地重力加速度.①气泵正常工作后,将滑块由A点静止释放,运动至B,测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
的时间t,该过程滑块与钩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表示为,动能的增加量表示为;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1t2与x的关系式为1t2=(用题中已知量表示).②实验时测得m1=475g,m2=55g,遮光条宽度L=4mm,sinθ=0.1,改变光电门的
位置,滑块每次均从A点释放,测量相应的x与t的值,以1t2为纵轴,x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根据图象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0为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g0与当地重力加速度g近似相等,则可验证
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平衡摩擦力时,是用重力的分力等于摩擦力,但此时系统受到摩擦力,故摩擦力对系统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该同学的想法不正确;(2)①滑块由A到B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
小量为:ΔEp=m2gx-m1gxsinθ;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Lt;则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12(m1+m2)v2=12(m1+m2)Lt2若机械能守恒,则有:ΔEp=ΔEk联立解得:1t2=2
m2-m1sinθgxm1+m2L2;②由上述公式可得,图象中的斜率表示2m2-m1sinθgm1+m2L2=k;代入数据解得:g=9.4m/s2.答案:(1)不正确有摩擦力做功,不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2)①(m2-m1sinθ)gx12(m1+m2)Lt22
m2-m1sinθgxm1+m2L2②9.42.(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时需要称出重物的质量B.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做的功就少,误差就小C.纸带上打下的第1、2点间距超过
2mm,则无论怎样处理数据,实验误差都会很大D.实验处理数据时,可直接利用打下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2)若正确的操作完成实验,正确的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
(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2,那么(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纸带的端与重物相连.②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vB=m/s.③在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测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ΔEk,这是因
为.解析:(1)实验时动能的增加量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均含有质量,因此不需称出重物的质量,故A错误;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短点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但要通过测量长度来求出变化的高度与
瞬时速度,因此太短导致误差就越大,故B错误;若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大于2mm,可在后面选取两个点用表达式mg·Δh=12mv22-12mv21依然可以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C错误;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
若采用计数点,是使测量长度变长,从而减小测量长度的误差,故D正确.(2)①重物在开始下落时速度较慢,在纸带上打的点较密,越往后,物体下落得越快,纸带上的点越稀,所以纸带上靠近重物的一端的点较密,因此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
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有:vB=xAC2T=7.06-3.14×10-22×0.02m/s=0.98m/s.③ΔEp>ΔEk说明有部分重力势能变成了其他能,是因为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答案:(1)D(2)①左②0.98③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
影响热点三实验的改进与创新1.实验器材、装置的改进2.速度测量方法的改进由光电门计算速度――→替代测量纸带上各点速度3.实验方案的改进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创新点一实验方案的改进——频闪照片[典例3](2019·南宁三中月考)如图甲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
快捷.(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mm;(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A.h-t图象B.h-1t图象C.h-t2图象D.h-1t2图象(3
)若(2)问中的图象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用“d”“k”表示,忽略空气阻力).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17.5mm,可动刻度为30.5×0.01mm=0.3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7.5mm+0.305mm=17.805mm.(2)已知经过光电门时的
时间小球的直径;则可以由平均速度表示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所以V=dt,若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时,可以认为机械能守恒;mgh=12mv2,整理得h=d22g1t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作h-1t2图象
.故选D.(3)根据函数h=d22g1t2可知正比例函数的斜率k=d22g,故重力加速度g=d22k.答案:(1)17.806(2)D(3)d22k创新点二实验测量方法的改进——光电门测速法[典例4]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1)如图
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mm.(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1t2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表达式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
械能守恒.(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Δ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ΔEp-ΔEk将(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解析:(1)由图可知,主尺刻度为7mm,游标对齐的刻度为5,故读数为:7m
m+5×0.05mm=7.25mm.(2)已知经过光电门时的时间和小球的直径;则可以由平均速度表示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故v=dt.(3)若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时,可以认为机械能守恒:mgH=12mv2,解
得:gH0=d22t20(4)由于该过程中有阻力做功,而高度越高,阻力做功越多.故增加下落高度后,ΔEp-ΔEk将增大.答案:(1)7.25mm(2)dt(3)gH0=d22t20(4)增大创新点三实验装置的改进[典例5]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作阿特伍德机,是
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质量均为M(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填“A的上表
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Δt.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
物理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写一条即可).(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
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请你帮该同学解决: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还要用到M和g).②a的值会趋于.解析:(1)①实验时,测量出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
中心的竖直距离h;(2)重物A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dΔt.则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mgh=12(2M+m)(dΔt)2;(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绳子有一定的质量、滑轮与绳子之间有摩擦、重物运动受到空
气阻力等.(4)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m+2M)a,解得:a=mg2M+m=g2Mm+1;②当m增大时,式子的分母趋近于1,则a的值会趋于重力加速度g.答案:(1)①挡光片中心(2)mgh=12(2M+m)(dΔ
t)2(3)绳子有一定的质量、滑轮与绳子之间有摩擦、重物运动受到空气阻力等(4)①a=g2Mm+1②重力加速度g1.某同学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1)接通电源释放重物时,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同
学操作中存在明显不当的一处是;(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电源
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vE=;(3)分析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值,并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接通电源释放重物时,该同学操作中存在明显不当的一处是释放时
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2)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vE=h5-h32T=h5-h3f2;(3)根据mgh=12mv2,解得v2=2gh,则由图象可知:2g=8.4-3.60.25=19.2,解得g=9.60m/s2.答案:(1)释
放时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2)vE=h5-h3f2(3)9.602.某活动小组利用图甲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A、tB.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钢球直径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读数如图乙所示,钢球直径为D=cm.(2)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只要比较.A.D21t2A-1t2
B与gh是否相等B.D21t2A-1t2B与2gh是否相等C.D21t2B-1t2A与gh是否相等D.D21t2B-1t2A与2gh是否相等(3)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产生的
误差(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解析:(1)钢球直径为D=0.9cm+0.05×9mm=0.945cm.(2)小球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DtA和DtB;要验证的关系是mgh=12mv2B-12mv
2A,即2gh=v2B-v2A=D21t2B-1t2A,故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只要比较D21t2B-1t2A与2gh是否相等,故选D.(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
均速度等于这个过程中中间时刻速度,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小于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此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由此产生的误差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答案:(1)0.945(2)D(3)<不能3.(2019·哈尔滨三中调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实验,(1)实验中若改用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是交流V(2)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的高度h,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几种测量的方案,正确的是A.由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用打点间隔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
B.由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C.由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D.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
时速度v,并通过h=v22g计算得出高度(3)在实验中,有几个注意的事项,下列正确的是A.为减小摩擦阻力,需要调整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应该与纸带在同一竖直线上B.可以选用质量很大的物体,先用手托住,等计时器通电之后再释放C.实验结果如果正确合理,得到的动能增
加量应略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D.只有选第1、2两点之间的间隔约等于2mm的纸带才代表第1点的速度为0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2)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
阻力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v=gt,v=2gh,h=v22g都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若用这些公式进行分析,就不需要验证了,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验证机械能守恒.下落的高度用刻度尺测量,瞬时速度用平均速度的方法计算,故C正确.(3)为减小摩擦阻力,需要调整打点计时
器的限位孔,使它在同一竖直线上,A正确;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重锤,减小实验的误差,B错误;因为存在阻力作用,知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C错误;根据h=12gt2=12×10×0.022m=0.002m=2mm知,只有选第1、第2两打点间隔约2mm的纸
带才代表打第1点时的速度为零,D正确.答案:(1)220(2)C(3)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