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4章热点强化练5《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应用》(含解析).doc,共(6)页,56.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07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热点强化练5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应用(时间:20分钟)1.(2020·山东枣庄市第二次模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上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使地球经历了停止自转、加速
逃逸、匀速滑行、减速入轨等阶段,最后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星。假设若干年后,地球流浪成功。设比邻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4,地球质量在流浪过程中损失了14,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的12,则地球绕
比邻星运行与绕太阳运行相比较,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公转周期之比为T比∶T日=1∶1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比∶a日=3∶4C.动能之比为Ek比∶Ek日=3∶8D.万有引力之比为F比∶F日=3∶8答案C解析万有引力
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4π2T2r,解得T=2πr3GM,故T比∶T日=2∶2,故A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a,解得a=GMr2,故a比∶a日=1∶1,故B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v2r
,动能Ek=12mv2=GMm2r,代入数据计算解得动能之比为Ek比∶Ek日=3∶8,故C正确;根据万有引力F=GMmr2,代入数据计算解得F比∶F日=3∶4,故D错误。2.(2020·山东烟台市高考诊断一模)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
,人类已经有能力到太空去探索未知天体。假设某宇宙飞船绕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行周期为T,宇航员在离该行星表面附近h处自由释放一小球,测得其落到行星表面的时间为t,则这颗行星的半径为()A.2π2t2hT2B.hT22π2t2C.hT28π
2t2D.8π2t2hT2答案B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得h=12gt2①某宇宙飞船绕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有GMmR2=mω2R=m(2πT)2R②行星表面附近,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GMmR2=m
g③由①②③式解得R=hT22π2t2。选项B正确。3.(多选)[2020·天津市等级考模拟(一)]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着陆前的部分运动过程简化如下:在距月面15km高处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减速下降至距月面100m处悬停,再缓慢降落到月面。已知万有引
力常量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半径约为1.7×103km,由上述条件能估算出()A.月球质量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探测器在15km高处绕月运动的周期D.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答案ABC解析第一宇宙
速度v=GMR=g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半径约为1.7×103km,所以可以求出月球质量M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故A、B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环绕天体的向心力得GMmr2=m4π2T2r,r=R+h,解得T=2πr3GM,所以可以求出探测器在15k
m高处绕月运动的周期T,故C正确;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大小等于探测器的重力,由于不知道探测器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出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故D错误。4.(多选)(2020·江苏南京市六校联合体5月联考)我国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并随后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如
图1所示,圆轨道1为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圆轨道2为神舟十一号开始的运行轨道,半径为R,神舟十一号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s。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图1A.天宫二号内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神舟十一号要完
成与天宫二号对接必须适时加速C.发射神舟十一号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9km/sD.可算出地球质量为s2GRt2答案BC解析天宫二号内的物体随天宫二号一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即合力方向改变,因此不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当神舟十一号加速时,它会做离心运动,进而从轨道2上升至轨道
1,再与天宫二号对接,故B正确;7.9km/s为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运行速度。神舟十一号的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因此其发射速度应当大于7.9km/s,故C正确;神舟十一号的线速度为v=st,根据万有引
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mR2=mv2R,联立解得M=s2RGt2,即地球质量为s2RGt2,故D错误。5.(2020·云南昆明市“三诊一模”摸底诊断)一半径为R的球形行星自转周期为T,其同步卫星距离行星表面的高度为3R,
则在该行星表面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线速度大小为()A.2πRTB.4πRTC.8πRTD.16πRT答案D解析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R+3R=4R,根据线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v=2πrT=8πRT根据万有引
力提供向心力可得v=GMr卫星在该行星表面绕行,r卫=R,所以v卫v=rr卫=2解得v卫=2v=16πRT,选项D正确。6.(多选)(2020·山东省济南市第一次模拟)2019年11月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
卫星高分七号成功发射,高分七号在距地约600km的圆轨道运行,先期发射的高分四号在距地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行,关于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分七号比高分四号运行速率大B.高分七号比高分四号运行周期大C.
高分七号比高分四号向心加速度小D.相同时间内高分七号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比高分四号小答案AD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v2r,可得v=GMr,运行轨道半径越大,运行的速度越小,高分七号比高分四号运行速率大,故A正确;由G
Mmr2=m4π2T2r,得T=2πr3GM,运行轨道半径越大,运行的周期越大,所以高分七号比高分四号运行周期小,故B错误;GMmr2=ma,得a=GMr2,运行轨道半径越大,运行的加速度越小,所以高
分七号比高分四号向心加速度大,故C错误;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为S=12r2θ=12rvt=t2GMr,相同时间内,运行轨道半径越大,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越大,相同时间内高分七号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比高分四号小,故D正确。7.(2020
·山东泰安市一轮检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如图2所示,“嫦娥四号”
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关于“嫦娥四号”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飞船沿轨道Ⅰ做圆周运动时,速度为2g0RB.飞船沿轨道Ⅰ做圆周运动时,速度为g0R3C.飞船过A点
时,在轨道Ⅰ上的动能等于在轨道Ⅱ上的动能D.飞船过A点时,在轨道Ⅰ上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上的动能答案D解析飞船在轨道Ⅰ上,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4R)2=mv24R,在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MmR2=mg0,解得v=g0R2,故A、B错误;“嫦娥四号”飞船在圆形轨道Ⅰ运动,到
达轨道的A点,点火减速进入椭圆轨道Ⅱ,所以在轨道Ⅰ上A点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则有在轨道Ⅰ上A点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动能,故C错误,D正确。8.(2020·北京市密云区4月一模)2019年5月17日,在四
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该卫星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关于这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距地面的高度为3GMT24π2-RB.动能为GMm2RC.加速度为a=GMR2D.入轨后该卫星应该位于西昌的正上方答案A解析卫星绕地球运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GMm(R+h)2=4π2m(R+h
)T2,故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3GMT24π2-R,选项A正确;动能为Ek=12mv2=GMm2(R+h),选项B错误;加速度a=GM(R+h)2,选项C错误;地球同步卫星都位于赤道的正上方,故不可能位于西昌的
正上方,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