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2章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含解析)

DOC
  • 阅读 3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276.0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2章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2章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2章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2章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2章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含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2章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含解析).doc,共(11)页,276.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05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实验十六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一、热敏电阻的特性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测量和观察。2.实验器材半导体热敏电阻、多用电表、温度计、铁架台、烧杯、凉水和热水。3.实验步骤图1(1)按图1连接好电路。(2)把多用电表置于欧

姆挡,并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烧杯中没有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3)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浸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测量的热敏电阻的阻值。(4)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4.数据处理在图2

坐标系中,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图25.实验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6.注意事项实验时,加热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热敏电阻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二、光敏电阻的特性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欧姆表进行

测量和观察。2.实验器材光敏电阻、多用电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源。3.实验步骤图3(1)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图3所示电路连接好,其中多用电表置于“×100”挡。(2)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

。(3)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显示光敏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4)用手掌(或黑纸)遮光时,观察多用电表表盘指针显示光敏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4.数据处

理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光敏电阻的特性。5.实验结论(1)光敏电阻在暗环境下电阻值很大,强光照射下电阻值很小。(2)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6.注意事项(1)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照

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来达到实验目的。(2)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命题点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例1】(2020·全国卷Ⅲ,23)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10℃升至60℃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

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所用器材:电源E、开关S、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100Ω)。(1)在虚线框中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2)实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

度控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热敏电阻阻值。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5.5V和3.0mA,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实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R随温度t变化

的曲线如图4(a)所示。(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kΩ。由图(a)求得,此时室温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4(4)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0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6.0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50℃,则图中________(填“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固

定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如解析图所示(2)1.8(3)25.5(4)R11.2解析(1)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因此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则电流表应用外接法,电路图如

图所示。(2)由欧姆定律得R=UI=5.53.0×10-3Ω=1.8×103Ω=1.8kΩ。(3)由题图(a)可直接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kΩ时,室温为25.5℃。(4)由题意可知随温度的升高R2两端的输出电压应增大

,又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R1的阻值应减小或R2的阻值应增大,而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R1应为热敏电阻;当环境温度为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0.8kΩ,则由串联电路的特点有ER1+R2=U2R2,解得R2=1.2kΩ。【变式1】(2021·1月湖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

演练,12)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阻值是温度的函数。基于热敏电阻对温度敏感原理制作一个火灾报警系统,要求热敏电阻温度升高至50℃时,系统开始自动报警。所用器材有:直流电源E(36V,内阻不计);电流表(量程250mA,内阻约

0.1Ω);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1MΩ);热敏电阻RT;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10mA时就会报警,超过30mA时就会损伤);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4000Ω);电阻箱R2(最大阻值9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1)用图5a所

示电路测量热敏电阻RT的阻值。当温度为27℃时,电压表读数为30.0V,电流表读数为15.0mA;当温度为50℃时,调节R1,使电压表读数仍为30.0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温度为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

_____Ω。从实验原理上看,该方法测得的阻值比真实值略微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如果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则其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反之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可知,该热敏电阻RT为________(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某

同学搭建一套基于该热敏电阻的火灾报警系统,实物图连线如图c所示,其中有一个器件的导线连接有误,该器件为________(填器件名称)。正确连接后,先使用电阻箱R2进行调试,其阻值设置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从最大逐渐减小,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此时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阻值为__

______Ω。调试完毕后,再利用单刀双掷开关S2的选择性开关功能,把热敏电阻RT接入电路,可方便实现调试系统和工作系统的切换。c图5答案(1)600偏大负(2)R16003000解析(1)温度为50℃时,由图b可知,电流表示数为50m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热敏电阻的阻值RT=UI=30.050×10-3Ω=600Ω;由于电流表内接,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略微偏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温度为27℃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000Ω,说明该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由图c可知,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用了上边两个接线柱,无法起到变阻器的作用;为了

保证在50℃时报警器刚好能够报警,设置电阻箱R3的阻值为600Ω;报警时的总电阻为R总=EI′=3610×10-3Ω=3600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R1=3600Ω-600Ω=3000Ω。【变式2】(2020·山东威海市模拟考试)某实验小组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

阻控制的报警系统,实验原理如图6所示,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时,系统报警。该热敏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图6t/℃30.040.050.060.070.080.0Rt/Ω220.0165.0130.0100.080.070.0可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源E1(3V,内

阻不计)B.电源E2(9V,内阻不计)C.滑动变阻器R1(0~100Ω)D.滑动变阻器R2(0~1000Ω)E.热敏电阻RtF.报警器(电阻不计,流过的电流超过40mA就会报警,超过80mA将损坏)G.开关SH.导线若干

(1)电路中电源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填器材前的代号);(2)实验中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选填“直流2.5V”,“直流10V”,“交流2.5V”)挡

,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现测量a、b和a、c两点间的电压,则接在a点的应是________(填“红”或“黑”)表笔,若接入a、b时示数为零,接入a、c时指针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

故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将热敏电阻置于温控室中,调整温控室的温度为60℃,将开关S闭合,调整滑动变

阻器,当报警器刚开始报警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若要求降低报警温度,则滑动触头应该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答案(1)BD(2)直流10V红bc间断路(3)125左解析(1)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时

,系统报警,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t为100Ω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40mA,所以电源电压E>IRt=4V,因此电源选用B。电源电压为9V,而报警时的电流为40mA=40×10-3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UI=940×10-3Ω=225Ω而热敏电阻的

阻值约为100Ω,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应为12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超过125Ω,故滑动变阻器选D。(2)因电源选用电源E2(9V,内阻不计),所以应将选择开关旋至“直流10V”挡;测量a、b和a、c两点间的电压,则接在a点的应是“红”表笔;若接入a、b时示数为零,接入a、c时指针

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故障为bc间断路。(3)将热敏电阻置于温控室中,调整温控室的温度为60℃,热敏电阻的阻值约为100Ω,将开关S闭合,调整滑动变阻器,当报警器刚开始报警时,报警时的电流为40mA=40×10-3A此时电路中的

总电阻为R=UI=940×10-3Ω=225Ω而热敏电阻的阻值约为100Ω,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应为125Ω。若要求降低报警温度,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所以滑动触头应该向“左”移动。命题点二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例2】(2021·

1月辽宁普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12)某同学为定性探究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设计了如图7(a)所示的电路。所用器材有:置于暗箱(图中虚线区域)中的光敏电阻RG、小灯泡和刻度尺;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理想电压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

开关S;导线若干。图7实验时,先按图(a)连接好电路,然后改变暗箱中光源到光敏电阻的距离d,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获得多组数据如下表。d/cm8.5010.0012.0013.5015.0017.0018.5020.0022.0023.

5025.00U/mV271.0220.0180.0156.7144.9114.094.889.578.672.565.0回答下列问题:(1)光敏电阻阻值RG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式为RG=________(用E、r、R、U表示);(2)在图(b)的坐标纸上补齐数

据表中所给的第二组数据点,并作出U-d的非线性曲线:(3)依据实验结果可推断: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4)该同学注意到智能手机有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光照强度大时屏幕变亮,反之变暗。他设想利用

光敏电阻的特性,实现“有光照射光敏电阻时,小灯泡变亮;反之变暗”的功能,设计了如图(c)所示电路,则电路中________(填“R1”或“R2”)为光敏电阻,另一个为定值电阻。答案(1)EUR-R-r(2)见解析图(3)增大(4)R

2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R(R+r+RG),得RG=EUR-R-r。(2)作出第二组数据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3)由题知,当d增大,光照强度减小,U减小,由RG=EUR-R-r可得RG增大。(4)若R1为光敏电阻,因为光照强度变大,R1电阻减小,由“串反并同”可知灯泡变暗;若R2为光

敏电阻,光照强度变大,R2电阻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变亮,故R2为光敏电阻。【变式3】一台臭氧发生器P的电阻为10kΩ,当供电电压等于24V时能正常工作,否则不产生臭氧。现要用这种臭氧发生器制成自动消毒装置,要求它在有光照时能产生臭氧,在黑暗时不产生臭氧,拟用一

个光敏电阻R1对它进行控制,R1的阻值在有光照时为100Ω,黑暗时为10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mA;电源E的电动势为36V,内阻不计;另有一个滑动变阻器R2,阻值为0~1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还有一个开关S和导线

若干。臭氧发生器P和光敏电阻R1的符号如图8所示。图8设计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图,图中各元件要标上字母代号,其中滑动变阻器两固定接线柱端分别标上字母A、B(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因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0Ω远小于臭氧发生器P的电阻

10kΩ,应该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有光照时P能正常工作,无光照时P不工作。命题点三应用传感器的自动控制电路【例3】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将光敏电阻Rx和定值电阻R0接在9V的电源上,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光强I/cd12345电阻值/Ω

18963.6[“光强”是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I,单位为坎德拉(cd)](1)当光照强度为4坎德拉(cd)时光敏电阻Rx的大小为__________Ω。(2)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若电源电压不

变,R0是定值电阻,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3)现已知定值电阻R0为12Ω,用电压表测得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则此时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答案(1)4.5(2)C(3)3cd解

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光强和电阻值的乘积为18cd·Ω,则光强为4cd时,电阻值为4.5Ω。(2)由题意知,玻璃的透明程度影响光强,光强变化导致电阻值变化,玻璃两端电压随之变化,分析可知C图符合要求。(3)电源电动势为9V,当光敏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为6V,

由欧姆定律得,I=UR0=612A=0.5A,光敏电阻阻值为Rx=UxRx=30.5Ω=6Ω,对应的光强为3cd。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