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噪声及其控制》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3)页,4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00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3令人厌烦的噪声【学习目标】1.能分别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用所学知识寻找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2.通过对乐音和噪声关系的分析,体验事物的唯物辨证关系,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强
化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2.学习难点:分辨噪声与乐音课前延伸1.回忆已学的声学知识回答,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心
听周围有哪些声音,并把它们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阅读p17“生活•物理•社会”完成下列问题:(1)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____
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频率的单位是______.(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问题一:乐
音和噪声:学生阅读本节的第一段、信息快递和p19页的最后一段.交流提升从物理学角度:乐音指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波形___________________.噪声指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波形_______
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噪声.问题二:噪声的来源: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声音是噪声呢?谈谈你的体会,试着将这些噪声按来源分类.问题
三:噪声的危害:进行小实验:1.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2.在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时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一比两次脉搏次数的不同阅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噪声的危害.(二)交流提升各个声音的
强弱是不同的,强弱不同的噪声所造成危害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查阅p17“生活•物理•社会”完成下列问题: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dB;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问题四:控
制噪声的三种途径:交流提升回忆声音从产生到被听到所必需经历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五:阅读并补充完整本课小结:一、声音的分类:从________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噪声.从________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噪声.二、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噪声来源:生活交通工业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_______.噪声的危害:心理影响生理影响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强弱不同的噪声所造成危害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三、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方法
可以归纳为三个途径: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即控制噪声的______):改变、减少或停止_______________等b.在_________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______和_______c.在_________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
护耳器,如_____、______、______(二)有效检测:1.图1、图2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1是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图2是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学校里的大喇叭传出了优美的歌声B.上课时,老师讲话声C.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D.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提供器材:手机(闹钟)棉花塞(耳塞)利用教室的一切器材并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分别是从那个途径减弱噪声的4.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B.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C.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大
雪后,气温较低,噪声的传播速度变小课后提升(一)探究学习1.减少噪声污染要从自己做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今后会怎么做呢?2.阅读p19页“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减弱噪声其它科学方法,“以声消声”(二)知识巩固1.为了保护听力,
声音不能超过()A.30dBB.50dBC.70dBD.90dB2.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享受,但是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声,响度小的是乐音.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D.录音机播放出音乐一定是
乐音.3.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4.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做一个外罩将声
源罩住B.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C.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背向居民D.在内然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5.有资料表明,在北美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与美国城市场部20岁的青年一样好,这个现象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