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doc,共(3)页,10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9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单位形成的过程,体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喜悦;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3、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并记录读数;4、知道
长度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教学重点:单位的引入、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计测量;教学难点:刻度尺的估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引导[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学生活动说明一.新课引入师:要求同学们闭目凝神,当同学们听到老师说
出“运动”一词时,呈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情景?师:播放运动员比赛的视频师:指出运动员的位置都在随时间而变化,进而提出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学生列举脑海中呈现的情景:飞奔的火车、骏马;
飞流直下的瀑布;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学生注意观察[来源:Zxxk.Com]二.长度测量及单位师:请同学们用手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并和同学们交流。师:为什么相同的桌子大家测量的结果却不同呢?投影:P102“方法”: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
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学生用手的一拃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学生讨论、交流后,会注意到大家的选取的标准不同,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张课桌也不能方便的知道长比宽长多少,使他们体会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引出单位和测量。应鼓励学生动手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练习:用
估测法对下列数值做出判断:1.某同学的身高是1.65____2.一元硬币厚度约为2____投影:长度单位及常用单位了解: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和纳
米(nm)看课本102页“信息快递”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学生阅读P103图5-4,并比较微观粒子到宇宙尺度数量级的差别3.物理课本厚约为1.2_____;4.一支笔长约为1.75____;3.6m=_____
__cm2260m=______km500m=______µm42nm=_______m了解单位换算的格式三.刻度尺的认识和使用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在使用前需先观察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师:猜一
猜,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与温度计是否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在观察刻度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师:引导学生阅读P104“方法”——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讲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师:用你准备的刻度尺测出课本的宽度,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师:测量中每次的数据可能都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情况?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能不能避免?误差能不学生:温度计在使用前需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汇报观察结果,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学生比较、归纳:相同点:1、使用前,须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读数时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不同点: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同学们汇报测得结果,分析、讨论每人读出数据不完全相同的原因采用对比的方法把温度计的使用技能迁移到刻
度尺的使用上,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减小?方法是:测多次求平均值网][来师: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能用你手中的刻度尺直接测量吗?试一试学生交流讨论,领悟到误差的存在学生讨论给出实验方案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到
必须运用间接测量——“累积法”的思想才能测出一张纸的厚度.四.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板书设计学生归纳、小结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常用单位:km.dm.cm.mm.µm.nm2、
长度单位的换算:3、长度的测量(1)工具:刻度尺(2)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五、课堂检测学案中课堂检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