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

DOC
  • 阅读 3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84.5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共(5)页,28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6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图1201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2课时)【课程标准】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2、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3、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能动能和势能的

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重点与难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动能、势能及其转化。【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讲解法、多媒体展示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学生:本章知识网络、课本及复习资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考点1功】【例

1】在下列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B)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思维点拨: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关键是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没有移动距离。【触类旁通】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

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如图1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W1<W2<W3B.W1<W2=W3C.W1=W2=W3D.W1=W2<W3解析:由功的定义式W=Fs得选项C正确。【练习】1、林雨将掉在地面上的

物理课本拾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C)A、0.02JB、0.2JC、2JD、20J2、如图2,用动滑轮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300N,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功W=1800J。【考点2功率】【例2】质量为50kg的何勇同学,在一次爬

杆比赛中,用12s爬到了5m高的杆顶。(取g=10N/kg)(1)何勇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何勇在爬杆过程中做了多少功?功率多大?思维点拨:要看清楚是求功还是求功率,两者不能混淆。答案:(1)何勇受到的重力为G=500N;(2)何勇做的功为W=2500

J,P=208.3W。【触类旁通】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B)A.W1=W2,P1=

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图22【练习】1、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杆的高度相同,甲乙两同学爬到杆顶时,甲用10秒,乙用9秒,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

杆顶做功之比是5:6,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3:4。2、上海自主研发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水平路面受到2400N的水平牵引力,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9000m。(1)汽车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是多少?(2400N)(

2)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是多少?(2.16×107J,7.2×104W)【知识归纳】1.做功:(l)概念:物体在作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两个必要因素:有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

(3)定义: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的乘积叫做功,用W表示。(4)定义式:,s表示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单位:焦耳,符号为J。1J=1N·m。2.机械功原理:使用机械时,必然,必然,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

都。3.功率:(l)定义:把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用P表示。(2)公式:、。(3)国际单位:瓦特,符号为W;其他单位:千瓦,符号为kW;1W=1J/s。【考点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例1】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重600N的物体从地面竖直提高4m,所用拉

力是250N。在这个过程中,求:(1)有用功是多少?(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思维点拨: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的功为总功,拉力的功率即为总功的功率,不能把功率和机械效率混淆。答案:(1)W有用

=Gh=600N×4m=2400J;(2)P=200W;(3)η=60%。【练习】1、如图4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在10s内将重为100N的重物(包括桶)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5m。若该动滑轮重10N,忽略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0

0J的功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50J的功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50WD、该滑轮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00%2、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利用自制的滑轮组把600N的重物缓慢提升2m,如右图5所示

,绳自由端的拉力F=250N。拉力做的功是1500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80%,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150N。【考点4斜面的机械效率】【例2】如图6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

数据。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度s/m机械效率η1较缓50.22.4141.7%2较陡50.53.2178.1%图3图4图533最陡50.74.3181.4%(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________(填“省”或“费”

)力。(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

_______。(3)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4)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思维点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物块时,拉力的作用是克服物块的重力和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所以拉力不等于摩擦力。答案:(1)省;(2)55.6%;(3)斜面的

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4)大于。【练习】1、如图7,小王站在高3m、长6m的斜面上,将重200N的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0N,所花时间是10s。求:(1)小王对木箱A做功的功率。(72W)(2)斜面的机械效

率。(83.3%)2、用图8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D)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

:η甲<η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知识归纳】4.机械效率(l)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一般指做的功,提升物重时:W有用=Gh=;拉动水平地面物体时:W有用=fs。(2)额外功:一般指对动滑轮、绳子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额外=。(3)总

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一般等于拉力做的功。W总=Fs=Fnh。(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公式:η=×100%。(5)η<1的原因:。(6)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式:η==%100sFGh拉;②影响因素:动滑轮的重量、物体的重量、滑轮和绳子间的

摩擦。(7)①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式:η=%100%100FsGhWW总有用。②影响因素:斜面的、斜面的。③提升同一重物时,斜面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第2课时【考点1动能和势能】【例1】图9所示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的实验:(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________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图6图9图8图74B两个小球________的大小。(2)将甲、乙实验比较可知,

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_有关;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_有关。(3)本次实验采用了物理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____。思维点拨: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对于这类多因素问题应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纸盒被

推动的距离的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答案:(1)速度动能(2)速度质量(3)控制变量法【触类旁通】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10所示实验。(1)实验中

通过观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甲和乙进行分析比较。(3)乙和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高度相同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练习】1、图11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

哪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高度h的关系:(A)ABCD2、如图12所示,小明上体育课训练投掷铅球,他用力将铅球投掷出去后,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在抛的过程中小明没有做功B.在上升过程中铅球重力势

能逐渐减小,动能不变C.在抛前铅球重力势能最大D.铅球出手后机械能不变【考点2机械能及其转化】【例2】一个中学生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他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A)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D.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思维点拨: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他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可知速度不变、高度减小,从而判断出动能和势

能的大小变化.再结合机械能=动能+势能,可以判断出机械能的大小变化。【触类旁通】“嫦娥一号”返回舱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需要打开降落伞减速,以便安全着陆,在返回舱减速下降的过程中:(C)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

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练习】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转化为。苹果从树上落下过程中,增大。(均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2、图13所示的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

由释放,滚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后变,重力图10图13图11图125势能。【知识归纳】1.机械能:动能和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动能+势能。2.动能:(l)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单位是:。(2)影响因素:速度和质量。质量时,物体运动的,动能越;速度时,物体

的,动能越。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单位是:。(2)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被举的高度相同时,物体质量,重力势能,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重力势能。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单位是:。(2)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5.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在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有摩擦等阻力时,机械能的总量是的;若没有摩擦等阻力时,机械能的总量。【课后练习】1、《高分突破》课

后习题集:P41第2、4、5题;P42第8、9、13题;P43第16、17、19题;P44第22、24题。2、《南方新中考》P122第4、7、8题;P123-124第10、12、16、17题。P128-129第1、2、

3、6、9、12题;【课后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