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x,共(4)页,30.35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6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第2课时)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额外功、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定义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活动2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学习实际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引导分析数据,感受“同一机械其效率也不
是恒定不变的”道理,接着带领学生讨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那些因素有关,得出提高机械效率的几种方法,最后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巩固学习的知识点。(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上一节活动1的基础上对额外功、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及它们的关系有些感性认识
后,为了继续加深对机械效率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对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运用机械效率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2、知道机械效率
意义和主要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练习测算机械效率的方法,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知道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并不是不变的,从而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经历测量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滑轮的机械效率测量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关注生产、生
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义。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助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机械效率概念【难点】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总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四、教学资源沪粤版九年级教材
(上册)、多媒体课件、教师演示视频、教师自制教具一套(演示用),铁架台、滑轮组、测力计,钩码盒、细线、直尺各10套、每生一份学案等。五、教学设计思路(一)基本理论知识点拨,播放课件展示内容,师生互动。1、引导学生阅读活动2——
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了解实验的基本轮廓。2、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而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可引导学生通过下列问题的讨论,逐步设计实验方案:2(二)师生共同解决面临实验会出现种种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置疑1】滑轮组工作中的有用功怎样计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点
拨1:W有用=G桶h,要测量物重G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置疑2】滑轮组的额外功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便于测量?点拨2:克服绳重、滑轮的摩擦、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显然,这些额外功很难直接测量。【置疑3】因为滑轮组的额外功不便直接测量,
所以,用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求总功不方便。那么,还有其他简便的方法测算总功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点拨3:有。测出绳端的拉力F和拉力移动的距离s,根据W总=Fs计算出总功。【置疑4】为了求出滑轮组的有用功和总功,进而测出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除滑轮组外,实验中还需要哪些器材?点拨4: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三)师生共同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实频展示教学。1、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巡视点拨,然后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做好实验的注意以下事项:(1)教具中细绳子每一节彩带长均为5cm,通
过伸缩筒使细绳张紧,重物端的起点与绳自由端起点均落在两个套筒的上端,弹簧测力计提起彩绳自由端,彩绳随之露出,一道上升,重物端彩绳同时也露出上升,分别数出彩绳节数乘5cm,就是S和h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
力计,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自制装置简化了程序,测出六组数据,保证实验的可靠性。2、演示实验过程,视频播放。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出六次机械效率大小填入下表次序物重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重物上升高度h/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动力对滑轮做功W总/J(W总=Fs
)滑轮组对物做功W有用/J(W有用=Gh)机械效率η1234563、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方法,把收集好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机械效率,再把好的学生数据表格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3(四)理论提升及应用,学生质疑,点拨。学生通过计算的结果,他们会发现:同一个
滑轮组,在提升不同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是不同的。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的重物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1、教师点拨:这是因为在提升重物时,物体越重,所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越高。2、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什么?点拨1:动滑轮的重会影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越重,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越低;滑轮自身部件的摩擦也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深化,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在以上实验中,还有其他方法测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吗?点拨2:有。数出承担重物的绳
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nh,h为重物上升的高度。(2)如果不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还能不能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点拨3:能。因为s=nh,则机械效率FnGFnhGhFsGhWW总有用(3)若不计一切绳重与摩擦的
情况下,则机械效率如何表示?点拨4:4、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一些设备的效率,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一些主要方法,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四)小结本节我们通过实验测算了滑轮组做功的机械效率,知道了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
物理量,使我们明白了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六、教学流程图复习回顾引入课题理论公示设计实验情景视频演示实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分组实验设问机械效率和哪些有关提高机械效率方法师生互动应用提升七、实践作业:P13T3、T4动动总有用GGGhGhGh
WWG4八、板书设计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一、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实验结论1同一个滑轮组,在提升不同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是不同的。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的重物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尽可能增加重物的物重。2.减小摩擦、增加机械润滑。三、例题分析九、教
学反思1、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认识到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重要性是让机械更好的为人们做功服务,这节课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初学者,特别是女生,对这些概念模糊不清、思维不通也属正常,有时“率”字造成容
易跟功率混淆。2、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引入非常重要,引导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师生产生共鸣,做到教学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