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x,共(4)页,17.42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6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4)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5)经历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学习测算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通过学习“效率”的概念,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1、分析有用功、额外功。2、根据实验数据
分析、归纳科学规律。教学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铁架台、弹簧测力计、若干个钩码、刻度尺。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为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全面了解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提出问题:建
筑工地上有一堆沙子需要从一楼运到三楼,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法?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归纳:1.人直接用桶提上去;2.人直接用布袋提上去;3.人在三楼用定滑轮和布袋提沙上去;4.人在三楼用动滑轮和布袋提沙上去。追问: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最好?学生猜想后教师给出数据,(G人=500N
,G沙=60N,G动滑轮=5N,G桶=20N,G布袋=5N,h=6m),引导学生计算:1.人对沙子做的功是多少,2.人对身体或桶、布袋、动滑轮做了多少功,3.人总共做了多少功。在学生计算的基础上,教师
给出提升物体时,“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含义: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总功(W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在实际用机械做功时,总功也等于动力对机械做的功。1.提出问题:功的原理
告诉我们:使用机械不能省功。那么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是否百分之百都是我们需要的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有实用价值的功,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总是存在的。提出问题:使用机械做功时,是有用功多些好?还
是额外功多些好?(二)什么是机械效率教师介绍:1、人们使用各种机械时,总希望额外功做得少些,即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份额大些,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份额比例,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接近总功,能量浪费就越少。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
要注意提高效率,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生活质量、工作成就。2、机械效率用希腊字母表示。|?=(W有用/W总)×100﹪3、思考:任何机械效率总小于1,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由于使用机械时总会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然小于
1。请学生们计算刚才给出的数据,计算4次的机械效率,思考自己的猜想对不对,为什么?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辅导,以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与运用。(三)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根据课文第12页图11-17选取器材: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铁架台、弹簧测力计、若干个钩码、刻度尺。并组装实验装置。2.根据对“用滑轮提起沙子”的事例,思考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测量?3.引导学生设计记录表格。4.进行实验。教师和学生同时完成
实验,教师分部示范指导,学生有意识的模仿,特别是对于部分学困生与动手能力较差的女生更要细心指导。实验小组内同学分工协作,用不同质量的钩码进行两组实验,每组实验进行两次。特别要注意:测量拉力是要匀速提升
时测量拉力大小。测量物体提升高度是要记录物体原来的位置和最终的位置。测量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时也要记录物体原来的位置和最终的位置。5.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各次实验中的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比较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机械效率
是否相同?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6.问题:为什么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滑轮组提起不同重物时,随重物上升的动滑轮的重不变,提升同样的高度,克服动滑轮做的额外功不变,而有用功则随提起的重物重量增加,所占
的份额就相对增大,有用功所占的份额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高。7.让学生提出猜想,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提起的物重有关外,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8.阅读教材P13页,了解不同机械的效率补充:运用斜面提升物体时,有
用功W有用=G·h,W总=F·L,W额外=f·L。用滑轮组拉物体水平运动时,W有用=f·s物,W总=F拉·s拉,n·s物=s拉三、课堂小结:请学生回答问题:1、为什么要引入机械效率?怎样表示机械效率?2、做过“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后,你认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有哪些可行的措施?
四、布置作业:课文第13页自我评价与作业第3、4题。基础训练第3节基础平台部分五、板书设计:11.3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有用功:把完成某项任务时有实用价值的功,叫做有用功。额外功:把无实用价值而又不
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是总功。二、什么是机械效率1、概念: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2、公式:|?=(W有用/W总)×100﹪三、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减小动滑轮的重。2、增加物重。3、减小摩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