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共(6)页,3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4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一课时)东冶中学张继勤【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吸热。2、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3、能用汽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4、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
水沸腾时的现象,学习用图像法表示实验数据,发现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重点难点】重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难点用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教学准备】酒精、玻璃棒、温度计、烧
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水、中心有空的纸板、停表、火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叙述:同学们,我们在小学科学已经学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比如水这种物质有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2、媒体展示:物态变化现象(a)高温下,钢锭→钢水(b)火
山爆发时,岩石→岩浆(c)常温下,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思考: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讲述:物质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一种状2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物态变化。
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各种物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条件和特点?(板书)3、想一想:①、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师生总结:物理学中,把物质由
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板书)提问: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本,你们知道汽化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蒸发和沸腾)二、教学新课(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1、蒸发的定义提问:什么叫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讲述: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
就干了。就是蒸发现象,那么同样的衣服干的快慢不同,说明什么?(蒸发快慢)2、活动1: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按图片根据生活经验分析,抽生回答:(提示:用控制变量法,用物理语言准确描述)(2)师生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快慢。(3)要加
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怎样?举实例说明?(①晒衣服(稻谷)摊开、向阳、通风;②洗头吹热风;③热风干手器。利用图片重点讲解)(4)要减慢液体的蒸发可以怎样?举实例说明?(①蔬菜保鲜膜;3②仙人掌长刺;③暗渠、管道输水
;④滴灌、喷灌。利用图片重点讲解)3、蒸发发生的位置(1)观图回答:土地为什么干裂?在哪儿干裂?说明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2)出示有断面的萝卜,学生观察断面:萝卜的断面变干瘪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把该萝卜剖开,让学生观察到它的内部仍旧新鲜,饱含水分。启发学生思考
: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4、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活动: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蒸发吸热,使自身和周围温度降低,具有致冷作用)5、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1)实例: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冬天,拖过的地面,湿衣服和洒过水
的路面都会变干?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温度高时水能蒸发,温度低时水也能蒸发.即说明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6、蒸发小结: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使自身和周围温度降低,
具有致冷作用(二)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1、提出问题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烧开了的水,水开了也就是水沸腾。那么,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下面我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4用酒精灯给
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和气泡的变化情况。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等。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
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达到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④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进行实验,利用下图装置对水进行加热,仔细观察下列现象并绘制图表:A、烧杯中水的温度变化,B、
水中气泡的变化,C、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抽四个学生,分别负责计时、读温度、记录、观察气泡变化情况,其他同学负责观察、记录、监督等)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观图沸腾前后的气泡变化情况讲述:由于条件不足,气泡变化观察不清楚,现在我们观看图片知道气泡变
化情况:气泡里面是什么?沸腾前,水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沸腾时,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升至水面后破裂消失。(2)沸腾的定义和沸点讲述:由水的沸腾实验得知:水沸腾时,内部产生大量气泡,表
面冒出大量气体。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5(3)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书本“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中标出相应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抽生板示)根据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交流、讨论:①什么温度时水开始沸腾?②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撤去酒精灯,水还能沸腾吗?③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
度怎样变化?(4)思考和讨论:A.液体沸腾有没有条件呢?B.液体沸腾和蒸发是不是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呢?C.液体沸腾时有哪些特点呢?(1)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②液体要不断地吸热.(2)液体沸腾
的特点:①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②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沸点)不变。5、沸腾小结: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沸点)不变。三、巩固训练训练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
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训练2:沸腾时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
_。训练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扇来的风是凉的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6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训练4:如图所示,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均装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
,容器B内的水()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四、课堂小结1、比较蒸发和沸腾两种现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蒸发沸腾共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
一定温度(沸点)时发生汽化速度缓慢的汽化剧烈的汽化2、你还有哪些收获和困惑?(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板书设计】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1课时)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汽化(1)蒸发——影响液体蒸发快慢
的三个因素(2)沸腾特点:条件:3、汽化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