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现象》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DOC
  • 阅读 3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38.0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电现象》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电现象》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电现象》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1.电现象》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1.电现象》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电现象》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共(9)页,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4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3.1、电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解释(3)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

历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2)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2)发展学生探究

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重、难点重点:摩擦起电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教具塑料尺、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小纸屑教师活动及方式学生活动及方式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那么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

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走进分子世界内容。学生回答:可以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可以再分吗

?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活动:7.4摩擦起电将手边的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多摩擦几下,后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经过摩擦后的绝缘题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活动:7.5两种电荷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物体所带的电的性

质是一样的呢?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吸引小纸屑学生回答:相互排斥学生回答:相互排斥学生回答:相互吸引学生回答:不一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3、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你会看到什么现象?通过上述现象,你觉得带电体所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科学家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究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大量实验表明:不同

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一类是正电荷,一类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样学生阅读书中P30,第二段文字内容并回答问题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

释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普遍存在,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那么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阅读书中P30,第二段文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2、电子和原子核都带电,那为

什么我们平时在拿物体的时候没有触电的感觉呢?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正负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

。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差就失去电子,反之就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电荷相互抵消,所以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

能力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差就失去电子,反之就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布置作业:P30WWW.1、2带负电。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学生自主总结教学反思自我检测1.经摩擦过

的绝缘体能够,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2.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种,一种是跟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一种是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4.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和带正电荷的构成的.通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5.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

了电荷。6.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

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8.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

近C.两小球互相靠近D.两小球互相排斥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