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电现象》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共(3)页,6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4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3.1电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以及电池的作用2.能力目标:掌握物体带电的实质、电荷作用规律并能运用其解释静电现象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观念,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教学重点两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物体带电的本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演示实验视频、橡胶棒及毛皮、玻璃棒及丝绸、气球、水瓶、毛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在教材P.34勾画带电、摩擦起电的定义了解电器金属外壳“电人”教材勾知识点;插入富兰克林的简介,丰富知识、提高兴趣1.举例:闪电、冬天脱毛衣产生的静电、教室多媒体外
壳有时候会“电人”引导学生了解:以上现象都属于电现象2.演示实验:用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纸屑,发现能够吸引小纸屑提问:这种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叫做什么现象?二、探究新知1、静电现象观察ppt,学生回答问题: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补充: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回忆
刚刚摩擦橡胶棒的实验: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补充: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推进新课:请同学看到P.34:正电荷、负电荷的规定、表示,明确自然界只有这两种电荷马上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会起电呢?p
pt展示:从原子结构来解释上述问题原子结构讲解讲解两物体摩擦时,物体内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导致了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引导学
生理解物体带电的实质:负电荷的转移整个过程,电荷的总量没有变化进入下一问题: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视情况补充电荷量视情况补充液体中电荷的移动(气体导体可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中考题第三题:强调:吸引存在两种
情况,排斥只有一种情况观察教材演示实验,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制成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展示ppt:验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演示分组实验:1组用橡胶棒摩
擦毛皮后,接触验电器,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2组用玻璃棒摩擦丝绸后,接触验电器,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提问:一般情况下,是否金属箔都张开?回答:张开引导学生总结:玻璃棒或者橡胶棒都带了电播放视频:讲解验电器工作原理:利
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进入下一个问题:3、电流观察教材P.36解释“电震”现象,原因是电通过了这700个修道士的身体这个实验说明了:电荷有了定向移动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
动的方向观察ppt演示动画在固体导体中,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电荷移动的方向为A-B,电流的方向为B-A补充:判断电流方向的另一种方法:负电荷定向移动的相反方向进入下一问题:电池:提供电能的一种装置了解电流从电池的正
极流出,从负极流出了解伏打电池原理: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查看几种电池的图片三、知识小结ppt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四、巩固应用ppt展示中考真题抽同学回答着重强调第三题五、布置作业练习册分组完成板书设计第三章认识电路第一节电现象一、
静电现象异种电荷相吸引1、带电现象P.34实质同种电荷相排斥摩擦起电电荷转移↓2、带电方法接触带电2、验电器P.35感应起电三、电流P.351、定义3、两种电荷P.342、方向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四、电池1、作用规律原理:化学能→电能作业:A组:知
识要点、达标训练B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