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现象》教学设计4-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37.5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磁现象》教学设计4-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磁现象》教学设计4-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磁现象》教学设计4-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磁现象》教学设计4-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共(8)页,3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4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电与磁全章概述一.地位本章书的知识点比较独立,但仍需要基础的电学知识,而且也是为下一章《信息的传递》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章知识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相当重要,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除了“磁现象”知识简单易懂外,,其他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材注重

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理论要求不高,整章书的总体要求处于初级水平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从实验事实出发,归纳概括概念、规律的能力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训练。教师可是多设计小实验,让学生能充分的动手动脑的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物理的快乐。二.主要内容本章书主要讲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其实可分为三条线路:一是磁

体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引出生活中的应用电磁铁;二是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从而引出生活中的应用电动机;三是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于发电机。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揭示电和磁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让学生在已有电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究“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辩证关系,是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奥

妙。本章书的难点是技术应用方面: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的换向器作用,发电机的原理。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组织学生动手探究活动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四.实验说明本章知识的趣味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可根据学校的资源安排多个小实验,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按照

书本的基本要求,分组探究实验有3个,演示实验7个。小型电动机的模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让学生比赛自己的电动机的转动效果,给学生成功的愉悦感。第一节磁现象教学设计(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磁体。·知道磁极间的

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现象。2.过程和方法·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试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由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进

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难点:了解磁化现象。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

脑中只是印象,缺乏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条形磁体,铜片.铁片,玻璃片,镍片、铝片,大头针,铁钉。演

示实验: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头针,铁钉。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提问学生对学生踊跃发言,把自培养学生善于联系实际生活的习惯,同时“磁”的认识,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现象。己所认识的与“

磁”有关的生活知识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尽快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求知欲,也能及时知道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给以纠正。新课一、简单的磁现象提问:什么是磁体?为了让学生纠正错误想法,加深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老师的问题:1.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

?2.磁体上什么地方磁性最强?什么地方最弱?3.磁体上的“南极”和“北极”是如何得来?生:能够吸引金属的物体。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点评,归纳出以下几点:1.磁体不是任何金属都能吸引,只能吸引钢铁类物质。2.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叫做磁极

。3.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一极叫这些实验都十分简单,但是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探索归纳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其中实验一,是纠正学生错误观点的实验,除了现有的金属器材,学生可以发挥

主体意识,自己提出一些金属或物品,用4.磁极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逐一解决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最终能简练的概括出磁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南极”,指北的一极叫“北极”。4.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互相吸引。

实验证明其结果。二、磁化1.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提问学生:(1)用普通的铁钉靠近大头针,能否吸起大头针?(2)用磁体向同一方向摩擦铁钉,靠近大头针,看到什么现象?(3)介绍这种现象叫做磁化。2.引导学生根

据现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实验,回答问题。体会磁化现象。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方法不唯一,可以让学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对磁化现象有直观地认识。学生动手实验,加深得出结论后,分组做磁化实验,掌握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技巧。3.介绍其他磁化的方法和生活中应用到磁化的例子:磁带,IC卡

等。4.简单介绍磁化的利与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继续补充说明磁化的利与弊。生自己尝试,找出一些磁化的方法。磁化在生活的应用,学生应该有所了解,让学生踊跃发言。对磁化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对磁知识的求知欲。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

收获。学生发言,总结出本节课新学的内容。课堂练习1.用一根铁钉靠近小磁针的N极,它们互相吸引,由此可判断()A.铁钉有磁性B.铁钉无磁性C.铁钉可能有磁性,列出常见易错题,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可能无磁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钢条靠近磁针的

某个磁极时,发现该磁极被排斥,则这钢条()A.一定具有磁性B.一定没有磁性C.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磁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六、板书设计一、简单的磁现象1.磁体:能吸引钢铁类物质。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3.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一极叫“南极”(

S),指北的一极叫“北极”(N)。4.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互相吸引。二、磁化1.定义: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2.磁化的利与弊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