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专项突破 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6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92.0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专项突破 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专项突破 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专项突破 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专项突破 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Word版含解析.doc,共(8)页,92.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79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项突破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1.不完全显性、复等位基因、从性遗传等分离定律的特殊现象分析(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A、IB、i,组成六种基因

型:IAIA、IAi、IBIB、IBi、IAIB、ii。(3)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此类问题仍然遵循基因的基本遗传规律,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2.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

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

的现象。(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3.表型模拟问题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例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25℃(正常温

度)35℃VV、Vv长翅残翅vv残翅[例题]家鼠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决定毛色的基因有三种,分别是AY(黄色)、A(灰色)、a(黑色),控制毛色的基因之间存在完全显隐性关系。随机选取部分家鼠设计杂交实验,每一杂交组合中有多对家鼠杂交,分

别统计每窝家鼠F1的毛色及比例,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亲本毛色F1的毛色及比例甲黄色×黄色2黄色∶1灰色;或2黄色∶1黑色乙黄色×灰色1黄色∶1灰色;或2黄色∶1灰色∶1黑色请回答:(1)推断控制家鼠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灰色亲本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__

______。(2)在甲杂交组中,导致F1性状分离比均为2∶1的原因是:亲本为________(填“纯合”或“杂合子”),雌雄各产生_________配子;雌雄配子之间结合是随机的;除F1中________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其他家鼠能正常生长发育。(3)若将乙

组中F1毛色为2黄色∶1灰色∶1黑色的所有F1个体混合饲养,随机交配,全部F2中毛色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解析:(1)由杂交甲组可知黄色对灰色和黑色显性,从杂交乙组可知灰色对黑色显性,故基因AY对基因A、a为显性,基因A对a为显性;因每一杂交组合中有多对家鼠杂交,再从杂交乙组可知灰色

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若灰色亲本只有一只,则其基因型为AA或Aa。(2)若亲本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不会发生2∶1的性状分离,故亲本均为杂合子,雌雄各产生了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双亲均为杂合子后代应出现1显性纯合∶2显性杂合∶1隐性纯合,3∶1的性状分离,而实际为2∶1的性状分

离,应为显性纯合致死,因基因AY决定黄色,故应为AY基因纯合致死。(3)乙组中F1毛色为2黄色∶1灰色∶1黑色,可推知其亲本基因型为:AYa×Aa,F1基因型及比例为:14AYA、14AYa、14Aa、14aa,其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14AY、1

4A、12a,依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F2代基因型及比例:116AYAY(死亡)、116AA(灰色)、14aa(黑色)、18AYA(黄色)、14AYa(黄色)、14Aa(灰色),故38黄色∶516灰色∶14黑色=6∶5∶4。答案:(1)

基因AY对基因A、a为显性,基因A对a为显性AA、Aa(只答一种、AA或Aa不得分)(2)杂合子比例相等的两种(答案不全不得分)(基因型)AYAY(或AY基因纯合)(3)6黄∶5灰∶4黑1.(2017

·贵州模拟)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问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

分析中正确的是()A.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3∶1B.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C.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2∶1D.单瓣与重瓣的比值无规律解析:由题意可知,由于无法产生含A的精子,故单瓣凤仙花的基因型为Aa,多株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其中雄性亲本只能

产生a一种精子,雌性亲本可产生A和a两种卵细胞,故后代基因型为1Aa、1aa,表现型比例为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B正确。答案:B2.(2017·湖北联考)南瓜的黄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存在某种基因型致死现象,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合亲本后代

组合一白花×白花白花组合二黄花×黄花23黄花,13白花组合三黄花×白花12黄花,12白花A.组合一的亲本一定为纯合子B.由组合二或三均可判断黄花是显性性状C.组合二的后代中黄花个体一定是杂合子D.组合三的后代中黄花个体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解析:组合一:两个白花

亲本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说明亲本一定为纯合子,A正确;组合三:黄花与白花杂交,后代黄花与白花之比为1比1,此种杂交方式为测交,说明双亲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为隐性纯合子,但不能判断谁为显性性状;组合二:两个黄花亲本杂交,后代黄花与白花之比为2比1,说明黄花是显性性状,且黄花显性纯合致死,因此

后代中黄花个体一定是杂合子,B错误,C正确;综上分析,组合三的后代中黄花个体的基因型与黄花亲本相同,均为杂合子,D正确。答案:B3.(2017·厦门调研)卷毛鸡由于羽毛卷曲受到家禽爱好者的欢迎。但是这

种鸡无法稳定遗传,两只卷毛鸡杂交总是得到50%的卷毛鸡,25%的野生型,25%的丝状羽的鸡。若需要大量生产卷毛鸡,最好采用的杂交方式是()A.卷毛鸡×卷毛鸡B.卷毛鸡×丝状羽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丝状羽解析:两只卷毛鸡杂交后代为野生型∶卷毛鸡∶丝状羽=1∶2∶1,说明卷毛鸡是杂合子

,野生型和丝状羽为纯合子。若大量生产卷毛鸡,最好用野生型和丝状羽杂交,D正确。答案:D4.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性别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

男孩可能为秃顶B.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0解析:非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后代男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因

此可能为秃顶,A正确;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或bb,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女弦的基因型为Bb或bb,可能为秃顶,B正确;非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为Bb,若为男孩

则表现为秃顶,若为女孩则正常,因此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C正确;秃顶男人的基因型为Bb或bb,非秃顶女人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所生女孩有可能秃顶,D错误。答案:D5.二倍体喷瓜有雄性(G)、两性(g)、雌性(g-)三种性别,三个

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G>g>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雄性喷瓜的基因型中不存在GG个体B.两性植株自交后代中不存在雄株C.雄株与雌株杂交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为23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授粉,子代纯合子比例>50%解析:依题意可知:雌性(g-

)植株和两性(g)植株均不能产生出基因型为G的卵细胞,因此没有基因型为GG的受精卵,雄性喷瓜的基因型中不存在GG个体,A正确;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gg、gg-,其自交后代中不存在含有G基因的个体,即不存在雄株,B正确;雄株的基因型为Gg

、Gg-,雌株的基因型为g-g-,二者杂交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不能确定,C错误;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gg、gg-,若群体内随机传粉,gg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gg-自交和gg×gg-杂交,其后代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相等,因此子代纯合子比例>50%,D正确。答案:C6.控制某种安

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兔中HL对HS为显性,雌兔中HS对HL为显性。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长毛和短毛在安哥拉兔群的雄兔和雌兔中,显隐性关系刚好相反,但该相对性状的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因型为HLHS的雄兔

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现有一只长毛雌兔,所生的一窝后代中雌兔全为短毛,则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用多对基因型杂合的亲本杂交,F1长毛

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于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不是伴性遗传。(2)由题意知,HL控制长毛,雄兔中HL对HS为显性,因此基因

型为HLHS中的雄兔的表现型是长毛;雌兔中HS对HL为显性,因此长毛雌兔的基因型是HLHL,长毛雌兔所生的后代都含有HL基因,后代中雌兔全为短毛的基因型是HSHL。(3)HLHS×HSHL→HLHL∶HLHS∶HSHS=1∶2∶1,雄兔中HLHL、HLHS是长毛,H

SHS是短毛,雌兔中HLHL是长毛,HLHS、HSHS是短毛,因此,F1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1∶1。答案:(1)因为控制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长毛HSHL长毛雌兔的基因型是HLHL,所生的后代都含有HL基因(3)1∶1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