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件.ppt,共(76)页,3.384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9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2022年12月1日2目录什么是因特网网络边缘网络核心接入网和物理媒体ISP和因特网主干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协议层次和它们的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历史什么
是因特网?2022年12月1日41.1什么是因特网视角1——因特网的构成本地ISP公司网络区域ISP分组交换机工作站移动通信设备硬件方面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数以百万计的互连计算机设备:主机=端系统连接因特网上各种设备的通信链路
光纤,铜缆,无线电,人造卫星传输速率=带宽转发数据的分组交换机:转发分组(数据块)链路层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本地ISP公司网络区域ISP分组交换机工作站移动通信设备2022年12月1日51.1什么是因特网在因特网上运行的网络应用程序视角1——因特网的构成
软件方面协议:控制报文的发送接收的一组规范例如:TCP,IP,HTTP,FTP,PPP什么是协议呢?2022年12月1日61.1什么是因特网人类之间交流协议汉语英语法语……计算机之间交流的协议什
么是协议同步语法语义2022年12月1日71.1什么是因特网视角2——因特网能够提供的服务因特网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为应用程序提供的通信服务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先行握手,建立连接确认和重传确保可靠数据传送流控制确保发送方不会过快的发送过量的分组而淹没接收方拥塞控制试图防止因
特网进入迟滞状态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更深入的研究计算机网络——从网络边缘开始2022年12月1日91.2网络边缘网络结构深入研究网络边缘:应用程序和主机网络核心:目标:在各个不同的小网络之间
转发数据路由器网络的网络接入网:通信链路2022年12月1日101.2网络边缘网络边缘的构成端系统(主机)运行应用程序,如:IE、Foxmail等2022年12月1日111.2网络边缘网络应用的通信模型对等模型(P2P)所有的主
机同时承担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双重身份客户/服务器模型(C/S)客户:使用服务者服务器:提供服务者RequestRequestRequestResponseResponseResponseRequestResponseRequestRespon
seRequestResponse2022年12月1日121.3网络核心基本功能——将数据从一个端系统传递到另外一个端系统。怎样构建提供这样功能的网络核心呢?2022年12月1日131.3网络核心两种不同的方法构建网络核
心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2022年12月1日141.3网络核心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网络1.拨号,等待接通1.建立连接2.通话2.交换数据3.挂机3.释放连接打电话过程数据交换过程物理通路@#¥%……&资源独占几乎不产生延迟2022年12月
1日151.3网络核心连接建立成功之后,独占资源。优:没有延迟劣:资源利用率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网络2022年12月1日161.3网络核心电路交换中的资源复用(1)时分复用(TDM)频率时间4对用户2022年12月1日171.3网络核心
电路交换中的资源复用(2)频分复用(FDM)4对用户频率时间2022年12月1日181.3网络核心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网络结论:电路交换技术不适合于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往往具有突发性和
间歇性特征。而对电路交换而言,连接管理、资源独占消耗太多资源。不够灵活。只要在通话双方建立的通路中的任何一点出了故障,就必须重新拨号建立新的连接,这对紧急和重要通信是很不利的。2022年12月1日191.3网络核心针对电路交换技术的问题,分组交换技术应运而生!它如何解决电路交换技术的问题呢
?2022年12月1日201.3网络核心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解决问题连接预约资源建立物理通路数据错误寻址问题分组交换核心——存储转发2022年12月1日211.3网络核心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报文较长不便于传输(1)在发送端
,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数据数据数据2022年12月1日221.3网络核心(2)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
成分组请注意:现在左边是“前面”数据数据数据报文首部首部首部分组1分组2分组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2022年12月1日231.3网络核心(3)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发送。数据
首部分组1数据首部分组2数据首部分组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2022年12月1日241.3网络核心(4)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数据首部分组1数据首部分组2数据首部分组3收到的数据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
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的工作流程2022年12月1日251.3网络核心(5)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数据数据数据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的工作流
程网络中间的交换节点做了些什么呢?2022年12月1日261.3网络核心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首部包含地址等控制信息存储转发①接收并存储一个完整的分组②分析首部,获取地址等控制信息③依据地
址信息,确定路径转发2022年12月1日271.3网络核心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H1A分组交换网BDECH5H6H4H2H3H1向H5发送分组H2向H6发送分组注意分组路径的变化!结点交换机主机2022年12月1日281.3网络核心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络H1A分组交换网B
DECH5H6H4H2H3H1向H5发送分组结点交换机主机在结点交换机A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交换机C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交换机E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最后到达目的主机H52022年12月1日291.3网络核心
分组交换VS电路交换(1)假设:1Mbps的链路,每个用户需要100kbps1个用户活跃的概率为0.1在相同条件下,分组交换能够比电路交换支持更多的用户电路交换:仅支持10个用户(1Mbps/100kbps)分组交换:35个用户条件下,11个及以上用户同时活动的概率为0.00
04,即10个及10个以内用户同时活跃的概率为0.9996,基本上与电路交换性能相当2022年12月1日301.3网络核心电路交换:该活跃用户获得100Kbps的速率当用户数较少时,分组交换能够获得比电路交换更好的性能分组交换VS电路交换(2)假设:
1Mbps的链路,每个用户速率没有限制当仅有1个用户活跃时分组交换:该活跃用户获得1Mbps的速率2022年12月1日311.3网络核心分组交换网络存在的问题分组交换VS电路交换(3)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因要排队总
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当网络通信量过大时,这种时延可能会很大各分组必须携带一定的控制信息(说明信息),从而带来额外开销整个分组交换网的管理和控制比较复杂2022年12月1日321.3网络核心网络分类分组交换网络虚电路网络数据报网络数据报网络分组内的目的地址决定下一跳
在会话过程中路由可能改变路由器无需维持状态虚电路网络在建立连接时决定路径,并在整个连接过程中保持不变每个分组携带一个标识(虚电路号),该标识决定下一跳路由器保持每个呼叫连接的状态2022年12月1日331.3网络核心
网络分类电信网络电路交换网络FDMTDM分组交换网络虚电路网络数据报网络2022年12月1日34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接入网的作用将网络边缘与网络核心连接起来,通常是将端系统连接到边缘路由器上边缘路由器:端系统到任何其它远程端系统
的路径上的第一台路由器接入的方式Modem拨号/ADSL拨号/HFC局域网接入:以太网无线接入2022年12月1日35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接入网——连接网络边缘和网络核心住宅接入:将家庭端系统与网络相连公司接入:将机构端系统与网络相连无线接入:将移动端系统与网络
相连2022年12月1日36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Modem拨号通过本地电话回路点对点连接ISP的拨号池(通常是路由器)速度最高可达56kbps无法实现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家庭接入(1)ADS
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下行/上行速率最高可达8Mbps/1Mbps频分复用:0kHz—4kHz:语音4kHz—50kHz:上行50kHz—1MHz:下行带宽独享2022年12月1日37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
下行/上行速率最高可达40Mbps/10Mbps通过有线电视网络部署带宽共享家庭接入(2)2022年12月1日38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2022年12月1日39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家庭电缆头端电缆分配网
络(简化)典型的有500到5,000个家庭信道VIDEOVIDEOVIDEOVIDEOVIDEOVIDEODATADATACONTROL123456789频分复用:2022年12月1日40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使用局域网(LAN)连接端系统与边缘路由器公司接入通过共享或专用的链路连接
端系统和路由器10Mbs,100Mbps,Gigabit以太网以太网详见第五章2022年12月1日41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无线局域网:802.11b(WiFi):11Mbps无线接入广域无线接入WAPGPRSCDMACDMA2000WCDM
ATD-SCDMA2022年12月1日42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物理媒体分类导引型媒体:信号沿着固体媒体被导引非导引型媒体:信号自由传播2022年12月1日43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导引型媒体——双绞线双绞线:两根互相绞合的绝缘
铜导线3类线:传统的电话线,10Mbps以太网5类线:100Mbps以太网2022年12月1日44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导引型媒体——同轴电缆外层屏蔽层绝缘层内导体同轴电缆50:基带同轴电缆,以10Mbps速率将基带数字信号传送1Km的距离75:宽带同轴电缆,采用了频分复用和模拟
传输技术的同轴电缆2022年12月1日45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导引型媒体——光纤芯(玻璃)封套(玻璃)外套(玻璃)光纤多模光纤:光以全反射的方式在光线中传播。传输距离短、误码率高;但使用普通光源,成本低。单模光纤
:光沿着光纤直线传播。传输距离远、误码率低;但必须使用激光光源,成本高。2022年12月1日461.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通过电磁频谱传播信号地面微波:可达45Mbps非导引型媒体——无线电波特性没有物理“线路”传播受环境影响:反射、干扰、障碍物、多径传播类型无线局域网:2/11/
54/300Mbps无线广域网:如3G卫星:50Mbps、270毫秒延迟、同步卫星、低纬度卫星2022年12月1日471.5ISP和因特网主干因特网的分层ISP等级结构第一层私下里提供互连(对等体)NAP第一层
同时在网络接入点(NAPS)提供互连处于该结构最顶层的结构被称为“第一层”ISP,也被称为因特网主干网络Tier1ISPTier1ISPTier1ISP2022年12月1日481.5ISP和因特网主干“第二层”ISP是它所连接的第一层ISP的客户Tier1ISPTier
1ISPTier1ISPNAPTier-2ISPTier-2ISPTier-2ISPTier-2ISPTier-2ISP第二层ISP为能够连接因特网的其它区域而向第一层ISP付费第二层ISPs私下里相互结成对等,可在NAP进行互连因特网的
分层ISP等级结构2022年12月1日491.5ISP和因特网主干本地和第三层是上层ISPs的客户,通过它们连到因特网其它区域Tier1ISPTier1ISPTier1ISPNAPTier-2ISPTier
-2ISPTier-2ISPTier-2ISPTier-2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Tier3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第三层”ISP是端系统接入网络的最后一跳因特网的分层ISP等
级结构2022年12月1日501.5ISP和因特网主干Tier1ISPTier1ISPTier1ISPNAPTier-2ISPTier-2ISPTier-2ISPTier-2ISPTier-2ISPlocalISPlo
cal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Tier3ISPlocalISPlocalISPlocalISP因特网的分层ISP等级结构2022年12月1日51回顾1.3节,分组交换技术与电路交换交换技术相比有两个劣势:延迟
数据丢失什么原因导致延迟和数据丢失呢?2022年12月1日52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数据丢失和产生时延的原因AB接收分组,处理并放到相应队列分组在交换设备中的处理流程分组排队(延迟)分组传输(延迟)传播(延迟)空闲的(可用的)缓存:如果没有空闲的缓存
,则到达的分组被丢弃(丢失)2022年12月1日53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四种分组时延(1)节点处理时延dproc检测比特差错确定输出链路排队时延dqueue在输出链路中等待被发送取决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传
输时延dtransR=链路带宽(bps)、L=分组长度(bits)将分组比特流发送到链路上的时间=L/R2022年12月1日54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四种分组时延(2)AB传播传输节点处理排队注
意: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传播时延dpropd=物理链路的长度s=媒体中的传播速度(~2x108米/秒)传播时延=d/s2022年12月1日55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节点时延proptransqueueprocnodaldd
ddddproc一般为几个毫秒或更短dqueue依赖于拥塞情况dtrans=L/R,对于低速链路来说很重要dprop几个毫秒到数百毫秒2022年12月1日56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排队
时延(再次讨论)假定R=链路带宽(bps)L=分组长度(bits)a=平均分组到达速率流量强度:La/RLa/R=~0:平均排队时延很小,甚至为0<1:时延较小,且会随时间推延而越来越小=1:时延不变,具体取决于当时队列长度>1:平均时延较大,且随时间推延而趋于无穷!202
2年12月1日571.6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分组丢失分组丢失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缓存中队列的容量是有限的,当分组到达时队列已满,则分组被丢弃(丢失)丢失的分组可能会被前一个节点、源端系统重新传输,或者根本不重传2022年12
月1日58通过简单的介绍,我们发现一个现实: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何将复杂的网络依据一定的规则组织成有序结构?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层次通信的一个例子——哲学家聊天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层次通信的一个例子——哲学家聊天对等层通信协议
规范了处于同一个对等层上的不同通信实体的通信行为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层次通信的一个例子——哲学家聊天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发现:上层通过调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加上自己的处理来对更上层提供承诺的服务。
只要保证对上/下层的服务接口以及服务承诺不变,如何实现这些服务对上下层透明。2022年12月1日62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协议和服务的关系2022年12月1日63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因特网的协议栈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支持网络应用
FTP,SMTP,STTP运输层:主机间的数据传输TCP,UDP网络层:将数据报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IP,路由协议链路层:数据在网络相邻结点之间传输PPP,以太网物理层:在线路上传输比特流2022年12月1日64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
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1AP2AP1计算机2应用程序数据第5层首部H510100110100101比特流110101110101注意观察加入或剥去首部(尾部)的层次应用程序数据H5应用程序数据H4H5应用程序数据H3H4H5应用程序数据H4第4层首部H3第3层首部H2第2层首部T2第
2层尾部2022年12月1日65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1AP2AP1计算机210100110100101比特流110101110101计算机2的第1层收到比特流后交给第2层H2T2H3H4H5应用程序数据2022年12月1日661.7协议
层次和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H3H4H5应用程序数据5432154321计算机1AP2AP1计算机2第2层剥去首部和尾部后把数据部分交给第3层H2T2H3H4H5应用程序数据2022年12月1日67
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H4H5应用程序数据H3H4H5应用程序数据5432154321计算机1AP2AP1计算机2第3层剥去首部后把数据部分交给第4层2022年12月1日68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H5应用程序数
据H4H5应用程序数据5432154321计算机1AP2AP1计算机2第4层剥去首部后把数据部分交给第5层2022年12月1日69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应用程序数据H5应用程序数据543215
4321计算机1AP2AP1计算机2第5层剥去PDU首部后把应用程序数据交给应用进程2022年12月1日70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的流动5432154321计算机1AP2AP1计算机2我收到
了AP1发来的应用程序数据!2022年12月1日711.7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封装报文报文段数据报帧源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HtHnHlMHtHnMHtMM目的地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HtHnHlMHtHnMHtMM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链路层物理层HtHnHlMH
tHnMHtHnHlMHtHnMHtHnHlMHtHnHlM路由器交换机2022年12月1日72总结本章覆盖了大量的内容因特网概述什么是协议网络边缘,核心,接入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因特网/ISP结构性能:丢失,时延
分层和服务模型历史现在你已经:对网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觉”接下来的课程将在内容上更加深入,并会涉及到更多的细节第1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总结2022年12月1日73课后思考题复习题1、3、4、5、11、19、20、23、25习题1、9、13、14、18-21、24讨论题2
、102022年12月1日74作业题习题1、9、13、14、18、2411醉翁亭记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
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
,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
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
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
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
“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
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
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
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
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
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
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
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
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
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
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
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
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
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
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
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