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选题小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3.doc,共(4)页,141.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1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题小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1、H2CO3和H2S在25℃时的电离常数如下:电离常数Ka1Ka2H2CO34.2×10-75.6×10-11H2S5.7×10-81.2×10-15则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A.NaHCO3+NaHS===Na2CO3+H2SB.H2S+Na2
CO3===NaHS+NaHCO3C.Na2S+H2O+CO2===H2S+Na2CO3D.H2S+NaHCO3===NaHS+H2CO3解析: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所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CO3>H2S>HCO-3>HS-,只有B项可以发生。答案:B2、25℃时,pH=
2的某酸HnA(An-为酸根)与pH=12的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变为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的正盐化学式为BmAnB.该盐中存在着一定水解的离子,该离子水解方程式为:Bm++
mH2m+mH+C.生成的盐为强酸弱碱盐D.HnA为弱酸,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nn-1A-+H+解析:若均为强酸、强碱,混合液的pH为7,现在混合液的pH变为5,说明酸HnA为弱酸,B(OH)m可能
为强碱或弱碱,二者生成的正盐化学式为BnAm,A项错误;若B(OH)m是强碱,则Bm+不发生水解,B项错误;生成的盐可能为强碱弱酸盐或弱酸弱碱盐,C项错误;HnA为弱酸,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nn-1A-+H+,
D项正确。答案:D3、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解析:在同一能层中p轨道电子
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但在不同能层中s轨道电子能量也可能高于p轨道电子能量,如E(3s)>E(2p)。答案:C4、如图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mol
NaOH反应C.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D.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也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解析:A项,由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物质中含有羟基(—OH)、酯基—COO—、醚键三种含氧官能团,正确。B项,在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酚烃基、一
个酯基,所以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molNaOH反应,正确。C项,该物质中含有羟基、甲基、苯环;所以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及苯环,所以还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因此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正确。D项,该物质
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使溶液显紫色,但无羧基,因此不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错误。答案:D5、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从出发合成BHT的方法有如下两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测BHT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B.BHT与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D.BHT与具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解析:BHT分子含有2个—C(CH3)3和1个—CH3,而烃基是憎水基,故其溶解度小于苯酚,A项正确;酚羟基能被酸性KMnO4溶解氧化,故BHT与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
色,B项正确;方法一是加成反应,方法二是取代反应,C项错误;BHT与的官能团都是酚羟基,D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甲醇(CH3OH)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某实验小组向一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和3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ΔH<0,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温度T1、T2、T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a)、M(b)、M(c)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T1<T2<T3M(a)>M(b)>M(c)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则T1<T2<T3;CO的转化率越大,n越小,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越大,则M(a)>M(b)>M(c)。2、A、B、C、D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二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且有3个能级,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
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2)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
___杂化;BC-3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用文字描述)。(3)1molAB-中含有的π键个数为________。(4)如图是金属Ca和D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D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_。(5)镧镍合金与上述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
XYn它们有很强的储氢能力。已知镧镍合金LaNin晶胞体积为9.0×10-23cm3,储氢后形成LaNinH4.5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则LaNin中n=________(填数值);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________。解析:根据题
中已知信息,第二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且有3个能级可知,A为碳元素。B、C、D元素的判断较容易,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D为铜元素。晶胞的原子个数计算主要注意D原子个数计算,在晶胞上、下两个面上共有4个D原子,在前、后、左、右四个面上共有4个D原子,在晶胞的
中心还有一个D原子。故Ca与D的个数比为8×18:(4×12+4×12+1)=:5。1mol晶胞的体积为6.02×1023×9.0×10-23cm3,所以ρ(H2)=4.5g6.02×1023×9.0×10-23cm3=0.083g·cm-3。答案:(1)C<O<N1s22s
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2)sp2平面三角形(3)2NA(或2×6.02×1023)(4)1:5(5)50.083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