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8466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50.5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8466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8466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18466.doc,共(5)页,15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1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5)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A和1.0molB,发生反应A(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152535n(A)/mo

l1.00.850.810.80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17mol/(L·s)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则反应的Δ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0mol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A、0.20molB和1.0mol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解析: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015mol/(L·s),A项错误;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A)=0.

40mol/L,升高温度,c(A)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所以反应的ΔH<0,B项错误;温度、容积不变,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起始时加入2.0molC,与一开始加入2molA和2.0molB等效,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的A、B转

化率较原平衡时高,所以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即在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C,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参加反应的C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故转化率小于80%,C项错误;A(g)+初始(mol/L)0.50.50转

化(mol/L)0.10.10.1平衡(mol/L)0.40.40.1K==0.1mol/L0.4mol/L×0.4mol/L=0.625L/mol,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A、0.20molB和1.0molC,计算此时浓度熵Qc=50L/mol>K,平衡逆向进行

,故v(正)<v(逆),D项正确。答案:D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

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解析:反应物混合的顺序为: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故A不正确。答案:A3、

元素“氦、铷、铯”等是用下列哪种科学方法发现的()A.红外光谱B.质谱C.原子光谱D.核磁共振谱答案:C4.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

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解析:在同一能层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但在不同能层中s轨道电子能量也可能高于p轨道电子能量,如E(3s)>E(2p)。答案:C5.下列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或分类正确的是()A.2,

3-二甲基-2-乙基己烷B.CH3CH2CH2Cl氯丙烷解析:命名应该是2,3,5-三甲基庚烷,选取主链应最长;应为1-氯丙烷,指名官能团位置;不是苯环而是环烷烃,因此不属于芳香化合物,故选D。答案: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

称为2-甲基-4-乙基戊烷B.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C.苯酚、水杨酸()和苯甲酸都是同系物D.三硝基甲苯的分子式为C7H3N3O6解析:A项,命名为2,4-二甲基己烷,错误;B项,等质量

的CxHy燃烧耗氧量多少是比较yx的值,yx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正确;C项,同系物的结构要相似,即具有相同的官能团,错误;D项,分子式为C7H5N3O6,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若在绝热恒容密闭容

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和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一段时间内,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在a点时,反应________(填“达到”或“未达到”)平衡状态;t1~t3时间内,v正先增大后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未达到t1~t2时间内,v正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t2~t3时间内,v正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解析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

率,a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t1~t2时间内,v正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t1~t3时间内,v正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降低。3.下图是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200℃、400℃、600℃,反应达

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总压强的变化曲线。(1)曲线a、b对应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填“a”或“b”)(2)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1L密闭容器中通入5molN2、15molH2,1

0min后达到M点平衡状态,计算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v(N2)=________mol·L-1·min-1。(3)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分离出NH3后的

原料气循环利用,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B.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且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C.上图中M、Q、R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R)答案(1)b(2)0.375(3)AC解析(1)合成氨正方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H3

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曲线a、b对应温度较高的是b。(2)M点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60%;N2(g)+3H2(g)??2NH3(g)起始物质的量浓度/mol·L-15150变化物质的量浓度/mol·L-1n3n2n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L-15-n

15-3n2n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60%=2n20-2n×100%,解得:n=154,则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v(N2)=154mol·L-110min=0.375mol·L-1·min-1。(3)及时分离出NH3,并循环利用原料气,可以提高H2

的平衡转化率,故A正确;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对H2的转化率无影响,故B错误;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温度相同时平衡常数相同,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则M、Q、R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R),故C

正确;答案为AC。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化学实验必须以实验安全为前提。下列操作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__(填编号)。①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②用无水

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察燃烧现象③把消石灰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④为防止药品污染,将实验剩余的钠块放入垃圾桶中⑤氢气还原氧化铜的

实验,先通一段时间氢气,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⑥白磷在水下切割(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A.容量瓶B.洗气瓶C.分液漏斗D.酸(碱)式

滴定管②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A.收集不到气体B.造成环境污染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D.引发爆炸事故③为检查如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该同学认为,只要往漏斗

中加水,便可检查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则该同学的操作方案、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①要检查气密性的仪器,往往与气体的发生、净化、收集等方面有关,所以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均无需检查是否漏气,但应该检查是否漏液,故本题选B。②如果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

能出现漏气,发生ABC的后果,如果发生堵塞,则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即D,所以选ABCD。③对于气密性的检查而言,主要是从能否形成压强差考虑。答案:(1)⑤⑥(2)①B②ABCD③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发现漏斗导管

中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