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3a Word版含解析.doc,共(10)页,15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1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如图为二氧化锰的有关转化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C.相同条
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①生成的Cl2经干燥后,可用钢瓶贮运答案C解析每生成1molO2,反应③中转移2mol电子,反应④中转移4mol电子,则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
子数之比为1∶2,故C错误。2.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氮元
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还原性:NH+4>Cl-C.反应中每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答案D解析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故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NH+4为
还原剂,Cl-为还原产物,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所以还原性:NH+4>Cl-,故B正确;每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故C正确;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盐酸,属于酸性废水,不能直接排放,故D错误。3.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
==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将I-氧化除去而不氧化Fe2+和Cl-,则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
FeCl3D.HCl答案C解析由①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由③知氧化性MnO-4>Cl2,还原性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
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Cl->Mn2+。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氧化I-。4.(双选)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
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
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答案AD解析由题意知,该反应为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由此可见在反应中Na2S中S被氧化,SO2中S被还原,故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当反应转移8mol电子时生成3molNa2S2O3,则生成1molNa2S2O3时转移83mole-,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每吸收10m3SO2放出CO2的体积为2.5m3,故答案为A、D。5.赤铜矿的成分是Cu2
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Cu2S=====△6Cu+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Cu2S只作氧化剂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C.Cu2O在反应中具有氧化性D.反
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答案A解析Cu2O和Cu2S中Cu化合价都降低,都为氧化剂,Cu2S也作还原剂,A错误;反应中还原产物为Cu,氧化产物为SO2,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6∶1,B正确;Cu2O在反应中Cu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作氧化剂有氧化性,C正确;反应中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正确
。6.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
液,下层溶液呈紫红色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通入氯气后有Fe3+生成。因为还原性I->Fe2+>Br-,有Fe3+生成时I-全部被氧化,A正确;根据信息只能说明有Fe3+生成,无法说明Fe2+全部被氧化
,B错误;如果通入氯气,Fe2+全部被氧化后,Br-可能被氧化,C正确;I-全部被氧化成I2,溶于CCl4使下层溶液呈紫红色,D正确。7.Fe3+、Fe2+、NO-3、NH+4、H+和H2O六种微粒属于一个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还原产物为NH+4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C.Fe3+和Fe2+分别属于反应物和生成物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答案C解析
结合给出的一组离子可知,该氧化还原反应为酸性条件下NO-3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NH+4,A正确,C错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3+10H++8Fe2+===8Fe3++NH+4+3H2O,氧化剂NO-3和还原剂Fe2+的化学计量
数分别为1和8,B正确;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8.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
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答案C解析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NO,NO在空气中被氧化为NO2,A正确;浓硝酸能使铁钝化,B正确;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C错误;构成原电池后可以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正、负极,从而判断Fe是否被氧化,D正确。9.[2017·河南郑州质检]
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还原性:I->Fe2+>Br-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C.当通入1molCl2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答案C解析由所给离子方程式,
结合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I->Fe2+>Br-,A正确;当通入Cl2时,原溶液中最先被氧化的是I-,n(I-)=2mol,其次被氧化的是Fe2+,n(Fe2+)=4mol,最后被氧化的是Br-,n(Br-)
=6mol,D正确;原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B正确;根据题图,通入1molCl2时发生的反应为2I-+Cl2===2Cl-+I2,C错误。10.某强氧化剂XO(OH)+2被Na2SO3还原。如果还原2.4×10-3molXO(O
H)+2,需用30mL0.2mol·L-1的Na2SO3溶液,那么X元素被还原后的价态是()A.+2B.+1C.0D.-1答案C解析XO(OH)+2中X的化合价是+5,Na2SO3中S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
6,设X元素被还原后的化合价为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必相等:2.4×10-3×(5-a)=0.2×0.03×(6-4),解得a=0。11.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
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a间发生反应:3HSO-3+IO-3===3SO2-4+I-+3H+B.a~b间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C.b~c间发生的反应中I2仅
是氧化产物D.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加入的KIO3为1.08mol答案C解析0~a间没有碘单质生成,说明IO-3和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加入KIO3的物质的量是1mol时,NaHSO3的物质的量是3mol,HSO-3被氧化生成SO2-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
,其离子方程式为3HSO-3+IO-3===3SO2-4+I-+3H+,故A正确;a~b间发生的反应为3HSO-3+IO-3===3SO2-4+I-+3H+,参加反应的IO-3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消耗NaHS
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故B正确;根据图像知,b~c段内,碘离子部分被氧化生成碘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6H++5I-===3H2O+3I2,所以I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故C错误;根据
反应IO-3+3HSO-3===I-+3SO2-4+3H+,3molNaHSO3参加反应消耗KIO3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设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根据反应IO-3+6H++5I-===3H2O+3I2,消耗的KIO3的物质的
量为13xmol,消耗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53xmol,剩余的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53xmol,当溶液中n(I-)∶n(I2)=5∶2时,即1-53x∶x=5∶2,x=0.24,根据原子守恒,加入KIO
3的物质的量为1mol+0.24mol×13=1.08mol,故D正确。12.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未知物质X为CO2
,属于氧化产物B.每转移1mole-时,生成2molXC.反应中PdCl2作氧化剂,被还原D.还原性:CO>Pd答案B解析由反应可知,X物质为CO2,属于氧化产物,故A正确;X物质为C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mol时,生成12mol物质X,
故B错误;反应中PdCl2作氧化剂,得电子而被还原,故C正确;CO作还原剂,Pd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为CO>Pd,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14分)(1)近年来,我国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
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________K2Cr2O7+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K2SO4+________Cr2(SO4)3+________H2O①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②在上
述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2)高温时,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MgO。750℃时,测得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SO2和SO3,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FeCl2和Fe
Cl3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KOH,高速搅拌下加入油脂,过滤后干燥得到一类特殊的磁流体材料,其化学式通式为KxFeO2(其组成可理解为aK2O·bFeO·cFe2O3)。①若x的平均值为1.3,a∶b∶c=________;②若x为1.4,
请写出该磁流体在稀硫酸条件下与足量的KI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Fe3O4溶于稀HN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2)2MgSO4+CO=====750℃2MgO+SO2+CO2+SO3(3)①13∶6∶7②10K1.4FeO2+6KI+20H2SO4===10FeSO4+
3I2+10K2SO4+20H2O(4)3Fe3O4+28H++NO-3===9Fe3++NO↑+14H2O解析(1)还原剂是C,氧化产物是CO2,氧化剂是K2Cr2O7,还原产物是Cr2(SO4)3,由电子守恒可得4n(C)=6n(K2Cr2O7),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得:3C+2
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用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是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C)指向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Cr),共转移12e-。(2)由于生成了SO2,所以CO是还原剂,由
电子守恒可得2n(CO)=2n(SO2),再由n(SO2)=n(SO3),最后由质量守恒配平得2MgSO4+CO=====750℃2MgO+SO2+CO2+SO3。(3)①x=2a=1.3,b+2c=1,a+b+3c=2,解得a=0.65,b=0.3,c
=0.35,所以a∶b∶c=13∶6∶7;②当x=1.4时,铁元素的平均价态为+2.6价,所以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K1.4FeO2,还原产物是FeSO4,还原剂是KI,氧化产物是I2,由电子守恒可得0.6n(K1.4FeO2)=n(KI),最后再由质量守恒配平得10K1.4FeO2+6KI+20H2
SO4===10FeSO4+3I2+10K2SO4+20H2O。14.[2018·福建龙岩五校期中](14分)Ⅰ.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0.01mol·L-1,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化合物中
N化合价均为-3价):KCN+2KOH+Cl2===KOCN+2KCl+H2O(1)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KOCN+
______Cl2+______===______K2CO3+______N2+______KCl+______(3)若将10L含KCN的浓度为0.01mol·L-1的废水中KCN氧化除去,最少需要氯气________mol。Ⅱ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3)中溶液多余Cl2的含量,常用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定量测定。(4)现实验室需用480mL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配制该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5)Na2S
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2-4,因此Na2S2O3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238KOH2164H2O(3)0.25(4)500mL容量瓶(5)S2O2-3+4Cl2+5H2O===2SO2-4+8Cl-
+10H+解析(1)反应KCN+2KOH+Cl2===KOCN+2KCl+H2O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碳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因此被氧化的元素是C。(2)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
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CN+3Cl2+8KOH===2K2CO3+N2+6KCl+4H2O。(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molKC
N最终被氧化为碳酸钾和氮气,失去5mol电子,1氯气得到2mo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将10L含KCN的浓度为0.01mol·L-1的废水中KCN氧化除去,最少需要氯气10L×0.01mol·L-1×52=0
.25mol。(4)没有480mL规格的容量瓶,所以还需500mL容量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