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单科仿真演练05 含解析.doc,共(7)页,42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1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科仿真演练(五)(分值100分,建议用时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Ca:40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科技生产、生
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和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B.“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D.“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B.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C.常温
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D.100g46%的乙醇溶液中,含H—O键的数目为7NA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且两者原子序数之和为B的2倍;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不同周期,且B的简单氢化物可与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C<D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DC.A与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B的简单氢化物与D的单质反应的产物有4种10.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
水褪色B.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D.丁为醋酸分子的比例模型11.用惰性电极电解FeSO4溶液制备高纯铁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主要发生反应:Fe2+-e-Fe3+
B.可用高纯铁电极作阴扱C.电解液中的S由右向左通过阴离子交换膜D.电解法制备高纯铁总反应:3Fe2+Fe+2Fe3+12.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b2的数量级为10-
8B.X(OH)NO3水溶液显碱性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c[X(OH)+]D.在X(OH)NO3水溶液中,c[X(OH)2]+c(OH-)=c(X2+)+c(H+)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CuS)<Ksp(ZnS)D①某溶液中
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二、非选择题: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从中选择一道作答。26.(14分)一种工业制备SrCl2·6H2O的生产流程如下:已知:
①M(SrCl2·6H2O)=267g/mol;②Ksp(SrSO4)=3.3×10-7、Ksp(BaSO4)=1.1×10-10;③经盐酸浸取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Ba2+杂质。(1)隔绝空气高温焙烧,若2mol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16mol
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过滤2后还需进行的两步操作是、。(3)加入硫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滤液中Sr2+的浓度应不高于mol/L(注:此时滤液中Ba2+浓度为1×10-5mol/L)。(4)产品纯度检测:称取1.000g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1.1
00×10-2mol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他与Ag+反应的离子),待Cl-完全沉淀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①滴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②若滴定过程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20.00mL,则产品中SrCl2·6H2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保留4位有效数字)。27.(14分)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工业烟气及汽车尾气等。除去NOx的方法统称为脱硝,一般有干法脱硝[选择性催化剂法(SCR)]、湿法脱硝等。请完成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反应N2(g)+O2(g)2NO(g)。2000K时,向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O2发生上述反应,各组分体积分数(w)的变化如图1所示。N2的平衡转化率为
。(2)在密闭、固定容积的容器中,一定量NO发生分解的过程中,N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①反应2NO(g)N2(g)+O2(g)ΔH(填“>”或“<”)0。②一定温度下,能够说明反应2NO(g)N2(g)+O2(g)已
达到化学平衡的是(填序号)。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c.NO、N2、O2的浓度保持不变d.2v(NO)正=v(N2)逆(3)干法脱硝:SCR(选择性催化剂法)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
下的NO排放。其工作原理如下: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为。(4)湿法脱硝: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对烟气进行脱硝。323K下,向足量碱性
NaClO2溶液中通入含NO的烟气,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NNCl-c/(mol·L-1)2.0×10-41.0×10-41.75×1①NaClO2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②依据表中数据,
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8.(15分)二氯二氢硅(SiH2Cl2)常作为外延法工艺中重要的硅源。其易燃、有毒,与水接触易水解,沸点8.2℃。在铜催化作用下,HCl与硅在250~260℃反应可以制得SiH2Cl2。(
1)利用浓硫酸、浓盐酸为原料,选用A装置制取HCl,利用了浓硫酸的性。(2)D装置中生成二氯二氢硅的化学方程式为。(3)按照气体从左到右方向,制取SiH2Cl2的装置连接次序为a→→→f→g→→→→(填仪器接口的字母,其中装置C用到2次)。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前面装置C中装的药品为,后
面装置C的作用为。(4)新的制取SiH2Cl2方法是:往硅粉中先通入Cl2,在300~350℃反应生成SiCl4,然后再与HCl在250~260℃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产率。如果通入气体次序相反,产率会降低,其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钛及其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与钛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有种。(
2)钛比钢轻、比铝硬,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钛的硬度比铝大的原因是。(3)在浓的TiCl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乙醚,并通入HCl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组成为TiCl3·6H2O的绿色晶体,该晶体中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该配合离子的化学式为。(4)半夹心结构催化剂M
能催化乙烯、丙烯、苯乙烯的聚合,其结构如图所示。①组成M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名称)。②M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③M中不含(填代号)。a.π键b.σ键c.离子键d.配位键(5)金红石(TiO2)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
如图所示。①A、B、C、D4种微粒,其中氧原子是(填代号)。②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的原子坐标为D(0.19a,,);钛氧键的键长d=(用代数式表示)。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化合物F是一种有
机光电材料中间体,由A制备F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C的化学名称是。(2)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3)②的反应条件是,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5)芳香化合物H是D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
异构体共有种。a.能发生银镜反应b.含有—C≡CH结构c.无—C≡C—O—结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2∶2∶1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6)写出由1丁炔和乙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7.B雾和霾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A
正确;碳纤维的成分是单质碳,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8.DpH=13,c(H+)=10-13mol/L,c(OH-)=0.1mol/L,
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A错误;3NO2+H2O2HNO3+NO,3molNO2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6.72LNO2(0.3mol),转移电子0.2NA,B错误;常温下,铝片在浓硫酸中钝化,反应停止,铝失去的电子
数小于0.3NA,C错误;100g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乙醇46g,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H—O键,溶剂水为54g,其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6molH—O键,共7molH—O键,D正确。9.D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且两者原
子序数之和为B的2倍;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不同周期,则A为氢元素,C为钠元素,B为碳元素,又B的简单氢化物可与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D为氯元素。简单离子半径C<D,即Na+<Cl-,A正确;碳的非金属性小于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D,即H2C
O3<HClO4,B正确;A与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H,属于离子化合物,C正确;B的简单氢化物与D的单质反应的产物有5种,CH3Cl、CH2Cl2、CHCl3、CCl4、HCl,D不正确。10.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可
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A错误;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C正确;丁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D错误。11.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阳极亚铁离子失电子产生铁离子,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选项A正确;
可用高纯铁电极作阴极,阴极上亚铁离子得电子产生铁单质析出在高纯铁电极上,选项B正确;电解池中阴离子S定向移动到阳极,故由左向右通过阴离子交换膜,选项C错误;电解法制备高纯铁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Fe2+-2e-2Fe3+,阴极电极反应式为Fe2++2e-Fe,总反应为3Fe2+Fe+2Fe3+
,选项D正确。12.C选取图中左侧的交点数据,此时,pH=6.2,c[X(OH)+]=c(X2+),所以Kb2==c(OH-)=10-(14-6.2)=10-7.8=1.58×10-8,选项A正确;X(OH)NO3水溶液中X的主要存在形式为X(OH)+,
由图示X(OH)+占主导位置时,pH为7到8之间,溶液显碱性,选项B正确;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和c[X(OH)+]近似相等,根据图示此时溶液的pH约为6,所以溶液显酸性,X2-的水解占主
导,所以此时c(X2+)<c[X(OH)+],选项C错误;在X(OH)NO3水溶液中,有电荷守恒:c(N)+c(OH-)=2c(X2+)+c(H+)+c[X(OH)+],物料守恒:c(N)=c(X2+)+c[X(OH)2]+c[X(OH)+],将物料守恒代入电荷守恒,将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消
去,得到该溶液的质子守恒式为:c[X(OH)2]+c(OH-)=c(X2+)+c(H+),选项D正确。13.B可以证明含有Fe2+,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3+,A错误;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H2CO3>C6H5OH,B正确
;由于ZnS难溶而Na2S易溶,且浓度未知,向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不能比较ZnS和CuS的Kap大小,C错误;若原溶液中存在S,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D错误。26.解析:(1)隔绝空气高温焙烧,若2molSrSO4
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16mol电子。则每1molS获得8mol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8价,由于原来是+6价,所以反应后变为-2价,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rSO4+4CSrS+4CO↑。(2)过滤2后的溶液为SrCl2,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
小,所以从溶液中获得SrCl2·6H2O,还需进行的两步操作是洗涤、干燥,就得到纯净的SrCl2·6H2O。(3)由于BaSO4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加入硫酸目的是使溶液中的Ba2+形成BaSO4沉淀,而除去Ba2+杂质;Ksp(BaSO4)=1.1×1
0-10,由于溶液中Ba2+浓度为1×10-5mol/L,则c(S)=mol/L=1.1×10-5mol/L,根据Ksp(SrSO4)=3.3×10-7可知,c(Sr2+)=mol/L=3.0×10-2mol/L=0.03mol/L。(4)①若NH4SCN不
再与剩余的Ag+结合形成AgSCN白色沉淀,溶液中就会含有SCN-,就会与Fe3+产生络合物使溶液变为红色,因此滴定达到终点时再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30s不褪色;②n(NH4SCN)=0.2000mol/L×0.0200L=4.0×10-3mol,Ag
+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所以溶液中剩余的Ag+的物质的量为n(Ag+)=4.0×10-3mol,则与Cl-反应的Ag+的物质的量为n(Ag+)=1.100×10-2mol-4.0×10-3mol=7.0×10-3mol,1.000g产品中SrCl2·6H2
O的物质的量为n(SrCl2·6H2O)=n(Ag+)=3.5×10-3mol,1.000g产品中SrCl2·6H2O的质量为m(SrCl2·6H2O)=3.5×10-3mol×267g/mol=0.9345g,所以产品纯度为(0.9345
g÷1g)×100%=93.45%。答案:(1)SrSO4+4CSrS+4CO↑(2)洗涤干燥(3)除去Ba2+杂质0.03(4)①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30s不褪色②93.45%27.解析:(1)反应为前后
体积不变的反应,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即可认为是物质的量。根据图1可知,氮气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mol,平衡时NO生成的物质的量为0.6mol,依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消耗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
l,故N2的平衡转化率为×100%=60%。(2)①由图2可知,温度为T2时,先达到化学平衡,则T2>T1,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②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无论反
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故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容器的容积恒定,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密度自始至终不变,故b错误;NO、N2、O2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一氧化氮和氮气速率之比不
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3)①由题意尿素[CO(NH2)2]在水溶液中受热分解为NH3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2NH3↑+CO2↑。②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尿素热分解生成的NH3与尾气转化生成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4NH3+6NO5N2+6H2O。(4)①NaClO2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l水解,溶液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l+H2OHClO2+OH-。②依据表中数据可知,NaClO2溶液与NO反应可生成N、N和氯离子,且物质的量之比为8∶4∶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
2NO+7Cl+12OH-8N+4N+7Cl-+6H2O。答案:(1)60%(2)①<②c(3)①CO(NH2)2+H2O2NH3↑+CO2↑②4NH3+6NO5N2+6H2O(4)①Cl+H2OHClO2+OH-②12NO+7Cl+12OH-8N
+4N+7Cl-+6H2O28.解析:(1)利用浓硫酸、浓盐酸为原料,浓硫酸有吸水性,使浓盐酸更易挥发出HCl。(2)D装置中生成二氯二氢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2HClSiH2Cl2。(3)A装置制取H
Cl,连接C装置干燥,为a-d-e,从f进入D中反应,SiH2Cl2从g处挥发,在B装置中收集,SiH2Cl2密度比空气重,导气管应长进短出,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B中,则应在B后接干燥管,其中装置B的作用为收集SiH2Cl2,前面装置C是干燥氯化氢气体,故应选
酸性P2O5或中性CaCl2干燥剂,后面装置C可以除去多余HCl,以免污染环境,同时吸收空气中的水,以免与SiH2Cl2反应,故顺序为adefgbcde。(4)往硅粉中先通入Cl2在300~350℃反应生成SiCl4,然后再与HCl在250~260℃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产率。如果通
入气体次序相反,会造成SiH2Cl2与Cl2反应,SiH2Cl2+2Cl2SiCl4+2HCl(或SiH2Cl2+Cl2SiHCl3+HCl),产率降低。答案:(1)吸水(2)Si+2HClSiH2Cl2(3)debcd
e收集SiH2Cl2无水CaCl2除去多余HCl,以免污染环境,同时吸收空气中的水,以免与SiH2Cl2反应(4)SiH2Cl2+2Cl2SiCl4+2HCl35.解析:(1)钛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基态钛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
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还有3种,分别是Ge、Se、Ni。(2)Ti原子的价电子数是4、铝原子的价电子数是3,Ti原子的价电子数比Al多,金属键更强,所以钛的硬度比铝大。(3)配位数为6,两种配
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所以配体中有1个氯原子、5个水分子,所以该配合离子的化学式为[TiCl(H2O)5]2+。(4)①组成M的元素有Ti、C、H、O、Cl,其中O的非金属性最强,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电负性最
大的是氧;②M中有双键碳原子和单键碳原子两种,所以M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③单键为σ键、双键中1个是σ键、1个是π键,根据M的结构图,还有配位键,没有离子键,故选c。(5)①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共有原子8×+4×+3=6,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根据钛氧原子比是1
∶2,可知氧原子是BD;②根据晶胞结构,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原子坐标是(0.19a,0.81a,0.5c);根据图示,d2=2×(
0.31a)2,则d=0.31×a。答案:(1)3d24s23(2)Ti原子的价电子数比Al多,金属键更强(3)[TiCl(H2O)5]2+(4)①氧②sp2、sp3③c(5)①BD②0.81a0.5c0.31×a36.解析:(1)A的结构简式为,C的化学名称是
苯乙炔。(2)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3)②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NaOH乙醇溶液,加热,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4)反应⑤是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H2O。(5)苯环侧链为—OOCH和—C≡CH时,H有邻、间、对3种结构,苯环侧链为—CHO
、—OH和—C≡CH时,H有10种结构,H共有13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2∶2∶1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6)由1丁炔和乙炔为原料制取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答案:(1)苯乙炔(2)加成反应取代反应(3)NaO
H、乙醇溶液,加热(4)+CH3CH2OH+H2O(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