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7电化学 含解析

DOC
  • 阅读 3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63.0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7电化学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7电化学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7电化学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7电化学 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7电化学 含解析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练07电化学 含解析.doc,共(9)页,46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1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7电化学1.H2S是一种剧毒气体,如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可对H2S废气资源化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负极,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动力向是:电极a-负载一电极b-质子膜一电极aB.电池工作时,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C.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D.当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时,有4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答案】A【解析】根据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可知,在a极,H2S→S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是负极,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

电极a经负载流向正极电极b,电子不能进入溶液中,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B正确;根据O2→H2O,化合价降低,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C正确;根据O2

+4e-+4H+=2H2O,所以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有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D正确。2.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和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

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①②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极的电极反应:B.协同转化总反应: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D.若采用取代,溶液需为酸性【答案】C【详解】A项,石墨烯失电子作阳极,ZnO@石墨烯作阴极,发生反

应:,故A项正确;B项,阴极CO2得电子,阳极Fe2+失电子生成Fe3+,Fe3+继续与H2S反应生成Fe2+与S,故协同转化总反应为,故B项正确;C项,石墨烯上发生反应:EDTA--Fe2+-e-=EDTA--Fe3+,为阳极,阳极电势高,故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高,故C项错误;D项

,Fe2+、Fe3+易水解,只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故溶液需为酸性,故D项正确。3.混合动力车在刹车和下坡时处于充电状态;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辅助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该车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采用镍的

化合物和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两电极材料,碱液(主要为KOH)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如图,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2Ni(OH)2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在上坡或加速时,溶液中的K+向甲电极迁移B.在刹车和下坡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

2↑+2OH-C.在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减小D.在刹车和下坡时,乙电极增重【答案】B【解析】在上坡或加速时,电池处于放电过程即原电池,溶液中的K+向正极即乙极移动,A错误;在在刹车和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即

为电解池,甲极是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B正确;在上坡或加速时,属于原电池,乙电极为正极,电极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乙电极周围因OH-浓度增大,pH将变大,C错误;在刹车和下坡时,属于电解池,乙极为阳极是氢氧化镍转化

为氢氧化氧镍的过程,电极质量减轻,D错误。4.下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一段时间后,①池中n(KHCO3)不变C.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的pH不变D.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9

CO2+6H2O+8e-=CH4+8HCO3-【答案】D【解析】该装置是一个电解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A错误;在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二氧化碳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一段时间后,氢离子减小,氢氧

根浓度增大,氢氧根会和①池中的碳酸氢钾反应,所以会减小,B错误;在电解池的阳极上,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酸性增强,pH一定下降,C错误;电催化还原为的过程是一个还原反应过程,所以铜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9CO2+6H2O+8e-=CH4+8HCO3-,D正

确。5.甲醇燃料电池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工作示意图如下,其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A是负极,物质a为甲醇B.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中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

向B电极迁移C.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D.b物质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ˉ+2H2O=4OHˉ【答案】D【解析】甲醇的燃料电池,甲醇在负极被氧化,氧气在正极被还原;电子由A流出经过导线流入B,电极A是负极

,物质a为甲醇,A正确;H+应该向正极(B电极)移动,B正确;负极反应:2CH3OH-12eˉ+2H2O=2CO2+12H+,正极反应3O2+12eˉ+12H+=6H2O,反应前后H+总量没变,但是反应放电后反应生成了水,造成了H+的浓度减小,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C正确

;酸性环境下,氧气在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ˉ+4H+=2H2O,D错误。6.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学家在能量的转化,航天器的零排放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为了达到零排放的要求,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

)实现了能量的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反应完毕,电解质溶液碱性减弱C.N型半导体为阳极,P型半导体为阴极D.CO2参与X电极的反应方程式:CO2+2e¯+H

2O=CO+2OH¯【答案】D【解析】左半部分为原电池,右半部分为电解池;根据原电池中正电荷的移动方向可知,N型半导体为负极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C错误;则X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O2+2e¯+H2O=CO+2OH¯,D正确;图中OH-在X电极处产生,但是Y电极附近也存在OH-,说明OH¯

能够通过离子交换膜,即该膜为阴离子交换膜,A错误;根据总反应2CO2=2CO+O2可知反应前后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不变,B错误。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充室温Na-CO2电池”(RechargeableRoom-Temper

atureNa-CO2Batter-ies)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有望取代即将“枯竭”的锂电池,该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反应:4Na++3CO2+4e-==2Na2CO3+C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

负极材料减重0.46gC.多壁碳纳米管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D.电池中四甘醇二甲醚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实现Na+传导【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电子流向可知,金属钠为负极,多壁纳米管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碳,A正确;钠变为钠离子,转移电子0.02mol,减重0

.02×23=0.46g,B正确;多壁碳纳米管为疏松多孔,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C正确;若用饱和食盐水,水会与钠电极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D错误。8.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式为16Li+xS

8=8Li2Sx(2≤x≤8)。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a是正极,外电路中流过0.02ma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B.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C.当钾硫电池电极

提供1mol电子时,则理论上铁电极增重32gD.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在此电池中加人硫酸可增加导电性【答案】D【解析】根据锂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是正极,b极为负极,锂失电子变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减重为0.02×7=0.14g,A正确;石墨烯具有导电作用,它

的使用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B正确;铁上镀铜,铜做阳极,失电子,溶液中的铜离子得电子在阴极(铁极)析出,Cu2++2e-=Cu,当转移1mol电子时,则理论上铁电极析出铜0.5×64=32g,C正确;硫酸能够与

金属锂电极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D错误。9.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年,负极是锂,正极是聚2-乙烯吡(P2VP)和I2复合物,工作原理2Li+P2VP·nI2=2LiI+P2VP·(n-1)I2,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二次电池B.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C.正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2LiI+P2VP·(n-1)I2D.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

答案】A【解析】金属锂能够与水反应,所以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一次电池,使用寿命超过10年,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Li+)向正极移动,B正确;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P2VP·nI2在正极得电子,C正确;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年,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

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D正确。10.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大气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2电极经过内电路流到

Pt1电极B.Pt1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2e-=H2SO4+2H+C.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答案】D【解析】放电时为原电池,质子向

正极移动,Pt1电极为负极,则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1电极移向Pt2电极,A错误;Pt1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SO2被氧化为硫酸,极反应为SO2+2H2O-2e-=SO2-4+4H+,硫酸应当拆为离子形式,B错误;酸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生成水,C错误;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SO2+4H2O-4e-=2SO2-4+8H+,正极发生还原反应:O2+4e-+4H+=2H2O,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规律可知: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D正确。11.1894年,Fenton发现采用Fe2+和H2O2混合溶

液,能产生具有高反应活性和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称为Fenton反应。电Fenton法采用惰性电极电解法,右图为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机理,其中含有Fenton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羟基自由基(-OH)的电子式为:B.右图所在

的惰性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C.Fenton反应:Fe2++H2O2==Fe3++OH-+-OHD.右图所在的惰性电极每消耗22.4LO2(标准状况),理论上在外电电路中转移4mole-【答案】D【解析】羟基自由基(-OH)的电

子式为:,A正确;右图所在的惰性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必须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B正确;Fe2+被H2O2氧化为铁离子,同时产生羟基自由基(-OH),Fenton反应:Fe2++

H2O2==Fe3++OH-+-OH,C正确;根据图示可知:22.4LO2即为1molO2,1molO2转化为H2O2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e-,理论上在外电电路中转移2mole-,D错误。12.锂—液态多硫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能成本低等优点,以

熔融金属锂、熔融硫和多硫化锂[Li2Sx(2≤x≤8)]分别作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Li+)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比钠一液态多硫电池的比能量高B.放电时,内电路中Li+的移动方向为从a到bC.Al2O3的作用是导电、隔离电极反应物D.充电

时,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阳极区单质硫的质量增加3.2g【答案】D【解析】锂—液态多硫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能成本低等优点,所以该电池比钠一液态多硫电池的比能量高,A正确;放电时,N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作

负极、b作正极,电解质中阳离子锂离子向正极b移动,B正确;Al2O3为离子化合物,在该电池中作用是导电、隔离电极反应物,C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为SX2—-2e-=xS,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阳极生成单质硫的质量为0.1x,由于2≤x≤

8,质量为6.4-25.6g之间,D错误。13.使用新型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溶有M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制成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H2的一极为正极B.放电时H+向左移动,生成

的物质M是NH4ClC.通入的电极反成为:X2+6H+-6e-=2NH3D.放电过程右边区域溶液pH逐渐增大N2+6H+-6e-=2NH3【答案】B【解析】负极是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则通入H2的一极为负极,A错误;根据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H+,正极电极反应N2+8H++6e-=2

NH4+,总反应式为N2++3H2+2H+=2NH4+,则左边N2为正极,H+向正极即左移动,M为NH4Cl,B正确;氮气被还原生成NH4+,电极反应式为N2+8H++6e-=2NH4+,C错误;反应过程中右边区域溶液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

子,电极反应式为H2-2e-=2H+,,pH逐渐减小,D错误。1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olenCathomaleFuelCell)简称MCFC,具有高发电效率。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M为负极,

K+、Na+移向MB.电池工作时,熔融盐中CO32-物质的量增大C.A为CO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CO2=2CO32-D.若用MCFC给铅蓄电池充电,电极N接Pb极【答案】C【解析】氢氧燃料电池,氢气做负极,氧气为

正极,电极M为负极,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移向电极N,A错误;电极的负极反应为:2H2-4e-+2CO32-=2H2O+2CO2,电极的正极反应为:O2+4e-+2CO2=2CO32-,所以电池工作时,熔融盐中CO32

-物质的量不变,B错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O2+4e-+2CO2=2CO32-,所以要通入CO2,C正确;铅蓄电池铅为负极,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因此要连接电源的M极;D错误。15.利用电化学原理还原CO2制取ZnC2O4的装置如图

所示(电解液不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H2SO4溶液作电解液B.阳离子交换膜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C.工作电路中每流过0.02mol电子,Zn电极质量减重0.65gD.P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是2CO2-2e-=C2O42-【答案】C【解析】如果用H2SO4溶液作电解液,溶液中氢离子会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气,影响2CO2+2e-=C2O42-反应的发生,A错误;用阳离子交换膜把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它具有选择透过性,它只允许H+透过,其它离子难以透过,B错误;Zn电极为负极,发生

氧化反应,Zn-2e-=Zn2+;当电路中每流过0.02mol电子,消耗锌的量为0.01mol,质量为0.65g,C正确;P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CO2+2e-=C2O42-,D错误。16.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效电池。

原理为:AlLi+Cx(PF6)Al+xC+Li++PF6-,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C.充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NaCl饱和溶液,当生成11.2LH2时,电池负

极质量减少7g【答案】B【解析】放电时铝锂电极中锂失电子作为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铝锂电极向正极铝石墨移动,A错误;放电时正极铝石墨电极Cx(PF6)得电子产生PF6-,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B正确;放电时,铝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铝石墨电极

上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电解NaCl饱和溶液,产生氯气和氢气,由于没有给出生成氢气的外界条件,无法计算出氢气的量,也就不能进行相关的计算,D错误。17.利用“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

可充电“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放电反应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流流向为:MWCNT→导线→钠箔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4Na++4e-=

==2Na2CO3+CC.原两电极质量相等,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mol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11.2gD.选用髙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与金属钠不反应,难挥发【答案】C【解析】金属钠失电子,做负极,电

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流流向相反,由MWCNT→导线→钠箔,A正确;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O2被还原为碳,电极反应式为3CO2+4Na++4e-===2Na2CO3+C,B正确;正极发生极反应为3CO2+4Na++

4e-==2Na2CO3+C,根据反应关系可知,当转移0.2mole-时,生成碳酸钠的量的为0.1mol,碳的量为0.05mol,正极质量增重为0.1×106+0.05×12=11.2g,负极发生反应:2Na-2e-=2

Na+,根据反应关系可知,当转移0.2mole-时,消耗金属钠的量0.2mol,质量为0.2×23=4.6g,所以两极的质量差为11.2g+4.6g=15.8g,C错误;选用髙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导电性好,与金属

钠不反应,难挥发,D正确。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